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87次
——记“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2013年4月28日 下午,正值绿暗红稀之时,“金坛市小学数学第二次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搭着春日的末班车在朝阳小学缓缓起航。市研训中心陆卫英老师、房小科老师以及来自全市各小学分管学科教研组领导、教师代表约一百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课堂展示——合理选择,有效拓展。
本次活动首先由朝阳小学 陶静 老师和 吴荣强 老师分别呈现了基于现行教材,又有创新拓展的《不同的年月日》《折纸中的数学问题》两节课。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主题拓展”的建构形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两节课风格迥异,各具特点,或沉稳老练或激情澎湃。同时,两位老师在精心钻研、系统研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进行了大胆的拓展和延伸,并在课堂实践层面向与会专家和教师传达了各自对主题拓展教学的理解,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
“你我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你我交换一种思想,得到的是两种思想。”两节课后,金城中心小学 徐丽华 老师和华罗庚实验学校 马金花 老师分别作了细致的点评。 徐 老师认为:《折纸中的数学问题》找准了拓展的起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挖掘了可拓展的生长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她提出,因为课的思维含量较大,数学味较浓,在设计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折纸乐趣的同时又能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能够学以致用。 马 老师认为:《不同的年月日》这节课抓住了“不同”呈现了别样的精彩。她指出:数学拓展把握不好往往会只有拓展而无数学,本节课不仅选择了有价值的数学主题“年月日”来探究而且还蕴含了浓浓的数学味。学生在比较中不仅明白了公历、农历的来由,而且由此引发出对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自转、公转等知识的了解,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综合味。而农历知识的产生是我们的祖先结合生产劳作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对这部分知识的适当拓展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现了数学的文化生活味。
“数学主题拓展教学”是蒋守成名师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发和不断创新的项目,在随后的点评中,省特级教师蒋守成校长就评课环节中教师提出的有关课堂定位和拓展方向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同时,蒋校长也形象地提出:主题拓展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长途旅行,对于学生来说是更是一次认识的提高。基于蒋校长的解读和诠释与会老师对主题拓展教学的认识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三、主题交流——创新形式,共同提高。
学科教研组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学科品味的关键,为进一步放大学校数学学科教研组的资源价值,杨亦峰主任就学科教研组优化与实践作了主题交流。本次交流一改往日“独角戏”式的汇报方式,而是由学科组团队共同完成,把学科组老师推向前台,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感受他们的情真意切。活动中,杨主任还基于学情和校情,就学科教研组“团队协作”“活动优化”“研讨方式”“资源整合”“评价机制”等问题与在座老师进行了汇报交流。
最后,研训中心 陆卫英 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引领。她首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真实、扎实、生动、深刻。接着用了“欣喜、收获和期待”三个词语来概括了对本次活动的感受。欣喜的是在本学期开学初朝阳小学主动申请了本次“小学数学成果展示活动”,收获的是朝阳小学的数学教师能全员参与、校本化地以“主题拓展”改善了朝阳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从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期待的是“小学数学成果展示活动”能够一直延续下去,能有更多学校的小数学科展示自我、体现金坛小数教育的百花齐放。
本次展示活动持续了4个小时,真实的展示了朝阳小学数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思考过程、实践过程与反思过程。专家们点睛式的指引,更能激发教师研究的热情,提升教师的群体智慧,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科教研组建设走向新的高点。
朝阳小学 吴荣强撰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308 | 本月访问: 3790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07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