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在碰撞中提升 在思考中升华——金坛市小学数学新教师第四次培训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933次

425日的灿烂阳光驱散了几天来的阴冷 。刚参加工作不满五年的小学数学教师又一次齐聚在河滨小学阶梯教室,开展新授课教学的第二次会课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   

课堂观察(13001600)   

今天,在上次的会课以及QQ研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又拉开了一次同题异构教学序幕。许多教师带着自己的所看所感并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认真备课﹑磨课,大家都期待着又一次智慧火花的碰撞。最终,随机选出河头小学徐泽芸老师﹑明珍实验学校于永佳老师﹑直溪小学徐叶老师分别代表各自小组公开展示。  

徐泽芸老师从复习口算入手,几次问到学生你是怎么算的,为新授课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算法做了必要的准备。接着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在教学口算的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多角度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口算教学结束后有目的的截取了书上口算练习的一段巩固口算方法;而在教学笔算中,徐老师在处理本节课重、难点时,先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再集体交流,并多次提问商是几,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引起学生的讨论。60除以20笔算时确定商3位置后,徐老师又问接下来写多少,唤起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认知。最后就书上的练习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巩固本节课教学的内容。  

于老师用开火车口算的形式拉开了本节课的教学。口算教学侧重于方法的交流,展示几种算法后总结都用到了二三得六这句乘法口诀。并在学生独立完成几组对比口算练习后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规律,优化口算方法。在教学60除以20笔算时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讨论商3的位置,第二个层次在商确定好后交流接下来是写60还是6。而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商几以及商的位置确定,在接下来96除以20150除以30教学中都得以体现。在练习巩固中,教师也大胆创新,设计了“我当小老师”,“我会用数学”等环节,让学生多看多说多写,多感官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后以四川雅安有难,八方支援运输物资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徐叶老师一开始的复习与众不同,给出几个算式让学生有选择的口算或笔算,而笔算46除以9时交流商几以及写在哪一位上,为今天所学知识重难点做了铺垫。在情境图中显示条件后徐老师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进行列式计算。教学完60除以20口算笔算后出示4道口算练习,由150除以30的口算引入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教学,体现口算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笔算。新授后安排了一系列的练习,其中小明的一篇数学日记记载了好多关于时间的数,让学生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意识到数学的实用途径是多么的广泛,写日记并不是语文的专利。  

三节课后,房老师为了让我们对本课的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带着3个思考(思考1:教材中的情境图有何作用,是不是仅为了引出算式?思考2:口算与笔算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思考3:在课堂上怎样呈现展示学生作业并交流活动?)进行自我消化与感悟。

  

网络研讨(20002300  

第一节徐泽芸老师的课,整个课堂把算理讲的淋漓尽致,在算理上多讲60里面最多有几个20,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重难点。在列竖式计算时能够紧抓学生的典型错误来讲解,这样更贴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算法的掌握。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很清晰,练习比较充分,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同时也有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在“想想做做”第1题这一练习环节还是要对比呈现的,对比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让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得到算法的优化。并建议徐老师在课堂上不要舍不得放,学生错是肯定的,要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结合其他学生的讨论,让他们理解和掌握。  

在于老师的课上对口算和笔算处理的很细,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商的书写位置,并反复让学生说为什么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并重点强调算理“商为什么商在个位上?”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在练习设计部分层次分明、内容多元,针对在学生练习中常见错误,设计了"我当小老师"让学生改错。于老师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做到和学生及时沟通,能多次巡视并指导学生,这也是于老师本节课成功的要点之一!   

最后一节课是徐叶老师的课,从复习开始,就可以看出是有备而来:从整除到有余数的除法,复习的很到位,为今天的新课奠定了基础。把试一试自然地与口算和情境图融合,再引出并解决,很好地体现了练习题对新授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课堂上徐老师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再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在60除以20,之后有一个图片展示,结合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来说,很直观,方便理解。但本节课的算理可能讲的稍微仓促了点,如果能多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  

通过三节课的讨论,房老师引导我们思考的三个问题,大家也各自有了见解。问题一:教材中的情境有什么作用?讨论中大家都认为,情景图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算理的得出有时候就要通过情境图来理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法,起到辅助作用;并可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和形象化。之后,房老师也总结到,不仅仅是这节课,以后的课我们都要学会利用情境图,要以情境支撑学生的理解,不要割裂开来。  

问题二:这节课中口算和笔算的关系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的看法也较为一致。大家认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是为笔算做铺垫的,口算学的好,那么学习笔算时,确定商的位置就迎刃而解了。本节课中,从口算来理解“3为什么要商在个位上”,因为口算出商是33是个位数所以写在个位。这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而这节课是通过确定无疑的事实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经验,为下面的学习服务。之后,房老师给了我们建议:上公开课前,要前看后看,把整个这一体系的东西都看了,多比较,才能更好的把控课堂。  

问题三:课堂中如何组织展示交流学生的作业?首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交流,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其次,当我们展示了学生的资源之后,就得充分利用,不能仅仅判别对错,再自己在黑板上自顾自的板书讲解。之后大家针对展示作业时应先出示学生错误的答案还是正确的答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先出示对的答案,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而先出示错误的,可以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符合新课堂的要求。经过激烈的讨论,彼此交流了不同的看法,在思维的碰撞中有了自己的感悟。  

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这一次的会课,也在我们彼此思想的交流中,智慧的碰撞中结束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收获,有了自己的感悟和升华!感谢三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感谢河滨小学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西旸小学 李伟 纪佩桦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278  |  本月访问: 3787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04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