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59次
时值季春,正午灿烂的阳光驱散了盘桓一上午的阴冷。4月11日下午,金坛市小学数学课题组和潜力教师团队的全体成员驱车驶过绿意醉人、满目金黄的田野,相约来到涑渎小学开展为期半天的2013年春学期第二次课题组活动暨小数潜力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镜头一:系统课例实践进行中……
金城中心小学的 王海秀 老师和研训中心的 房小科 老师分别进行了三上和三下的《观察物体》系统课例实践研究。 王 老师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对物体进行了观察,一是利用有明显特征的书柜、洗衣机等模型和无明显特征的长方体教具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如何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不一样,最少看到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三是从实物过渡到平面图形,通过观察两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建立物体与平面视图的联系。让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学习过程,建构学生进行直观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注重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房 老师从教材编者的角度思考,深刻解读教材,对三下观察物体的教学进行了宽度与深度上的拓展。课堂中的观察物体尝试从实物到几何图形(即由体到形)、从几何图形到实物(即由形到体)的双向“转易”,以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组织学生对多个物体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在学生既有观察经验的基础上梳理观察物体的方法(想、摆、画、比),又从学生角度整体建构物体三视图的理解与运用。鼓励不同层次学生运用不同的经验方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空间想象能力。
镜头二:课题讲座交流学习中……
白塔小学的 张晨 老师做了《基本活动经验实践研究的辩证解读》专题讲座。 张 老师就“如何使得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从理念走向行动”这一主题,从继承与发展,活动与思维,直观与抽象,生活与数学四方面展开。他结合具体的案例阐释了怎样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新话题,聚焦基本活动经验需平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既植根传统又突破定势,在对教学实践的辩证解读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寻求超越。
镜头三:辩课研讨思维碰撞中……
由西岗小学 储月峰 老师主持。 储 老师针对本次研究的两节课例,拟定了三个递进层次的研讨话题,一是两节课例在活动经验积累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不同的积累经验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二是两节课例在整体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观察物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定位,三是听课老师对这两节课例在具体教学环节的重构设想与建议。王照虎、汤华、谢云、 张晨 老师在辩课环节先后谈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对于观察物体这一模块的学习,二年级主要是依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年级在联系以往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过渡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注重“体”与“形”的转化,并帮助学生厘清观察的方法,意在孕伏数学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观念。今天两位老师的课堂实践充分给予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空间,在多个层次的活动中高效地达成预想的目标,对这一领域的教学以很好的示范。
最后研训中心 房小科 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观察物体的的经验积累应该基于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推进过程,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相伴生,立足于这一观点,我们的教学应具有整体系统的观念以及在富含思维参与的数学活动中来累积活动经验。活动结束时,阳光依旧灿烂,仿佛有理想照进现实的蕴藉,带着一下午忙碌的疲惫和满心欢喜的收获,我们将继续出发。
岸头实验学校 华国俊撰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277 | 本月访问: 3787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04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