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38次
2013年3月21日 下午,殷雪梅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内座无虚席,全市一年级的数学老师相聚在此参加了“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堂教学研讨”。本次活动分三个议程。
首先由尧塘小学的 赵丽娟 老师执教了一节《元 角 分》的数学观摩课。课始,赵老师通过引入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熊出没”动画片中的两个人物:熊大和熊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和熊二比赛学习认识人民币。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互相介绍认识的人民币,并依托已有的生活经验给这些人民币分类,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揭示1元以下的人民币可以按材质分类,也可以按单位分类,再在此基础上去逐一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以及对人民币单位的理解。接下来通过熊大和熊二对1元钱的不同付法让学生明白,1元=10角,并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理解1角=10分。接下来一系列的结合情境的练习不断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进率的理解和运用。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中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形式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小学起步阶段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和提炼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逐步为基本活动经验由隐形走向显性做好铺垫。
接下来,市研训中心小数研训员 房小科 老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进行了仔细的梳理。首先他对内容的增删与变化做了一些说明,现在的一年级教材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增设思考题;并依据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安排适量的“你知道吗”;着眼引导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开始设置“动手做”;按照教材修订方案的统一规划,本册不再安排“统计”教学单元。其次 房 老师对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方面对各个单元做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本册教材修订时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心理,努力提供更具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更加注重分析基本数学思想在知识形成、应用和拓展过程中的作用,努力引领学生积累高质量的思维活动经验;更加注重提高习题配置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不断增强灵活运用的能力。
除了上述修改之外,教材还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新了一些内容素材,并致力于提高素材自身的普适性;进一步丰富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数和图形排列规律的角度发现并提出更多的问题;提供了更多具有适度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考,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细心体会、灵活处理。
最后,房老师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全市2012年秋学期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情况,并提出了在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好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等角色,除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保持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短短的3个小时的研讨中,每个老师都在认真倾听着、交流着、思考着,也收获着。
(金坛市尧塘小学 赵丽娟 供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298 | 本月访问: 3789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06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