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634次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2011版》精神,引领区域小数教师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9月20日下午,研训中心小数学科和幼教学科联手基于数学学科开展了“金坛市2012年幼小衔接数学研讨活动”。全市一年级数学老师与幼儿园业务院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计约280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三个环节组成。
第一环节:同题异构。首先全体参会教师集中华罗庚实验学校阶梯教室观摩了涑渎小学 蒋小云 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 蒋 老师基于对执教班级学生教学知识前测的了解,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4、5的分与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操作、思考、交流、对比、辨析中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效渗透了有序、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接着, 全体 老师又来到隔壁的实验幼儿园多媒体教室观摩了实验幼儿园 徐彩云 老师执教的大班数学《分果果——4的分合》。 徐 老师鼓励幼儿自己取4个苹果,并尝试将它们分到不同的两个盒子里,用画圆圈的方法来进行记录,然后再帮助幼儿将此经验抽象成数字4的分合。整堂教学活动, 徐 老师注重幼儿的合作操作,关注幼儿的表述,“4的分与合”的知识点在游戏中被小朋友愉快接受。
第二环节:新教材培训。观摩完两节数学课,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又来到华罗庚实验学校进行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苏教版一年级小数教材在老教材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调整,2012年暑期省教研室先行组织了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本次市级培训由参与省级培训的华罗庚实验学校 蒋雷萍 老师主讲。 蒋 老师从四个角度对本册教材做了详尽的分析:其一各单元的修改情况;其二内容的主要调整和变化;其三突出和强化的几个方面;其四关于全册教学内容编排的一些说明。
第三环节:课堂前测培养与分析。最后研训中心 陆卫英 老师就三个关键词“现状、思考、实践”对本次参会的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些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建议。现状:对比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知识内容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内容,一年级教材中除了“11-20各数认识和20以内进位加”最后两个单元,其它九个单元暨85%的知识点在幼儿园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思考:面对现状,我们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关注“小学课堂常规”“教材知识点”等教学,还能在尊重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做些什么?实践:本次 蒋小云 老师在备《2-5分与合》一课之前,首先通读了教材第七单元《分与合》的单元教学目标、教材说明、教学建议,整合提炼了整个单元教材的习题意图,设计了一份“分与合知识单元的前测卷”,并对执教班级学生做了前测、批阅和分析。其次,结合前测卷中学生暴露的优势和劣势开展了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和实践。暨“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弱化了“探索和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而强化了“经历具体到抽象认识4-5两个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有序或对应不同的分与合的数学思想”。课堂结束,批阅本次参与研究课的华罗庚实验学校一(5)班学生的课堂作业,发现全班87%的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预设的(强化)个性化目标。
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小学应该是系统的一部分,关注“幼小衔接”是尊重孩子的真实教学。本次小学数学幼小衔接活动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华罗庚实验学校 蒋雷萍撰稿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6321 | 本月访问: 3792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08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