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研讨生智慧  碰撞出火花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86次

------市小数省教研室第九期立项课题2012春第五次活动侧记  

   

 66 ,细雨如烟,市小学数学省教研室第九期立项课题《依托苏教版教材 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课例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陆卫英老师和和组长戴志洪校长的带领下,齐赴白塔小学,与该校子课题组成员一起,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课题研讨活动。  

[镜头一:课堂观察]  

活动伊始,白塔小学全体数学老师把握好每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热忱地邀请课题组成员走进他们的课堂听随堂课。接着分别由 周平 老师 和汤玉平 老师就《找规律》开展了系统课例教学研究。  

  老师整节课紧紧围绕一个“找”字开展,首先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找出情境图中有哪些物体,接着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排列规律,再找出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运用他们之间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汤 老师在周期变化规律的教学中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第一个层次:看似普通的两个手机号码牢牢抓住学生的视线把他们带进了思维的天堂;第二层次:学生初步感知周期变化规律之后欣赏了生活中周期变化的图片,激发学生研究这种规律的欲望;第三个层次:用数学的眼光研究周期规律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自我发现“第15盆花是什么”的活动基础上,教师此时适时点拨,归纳并思考哪种策略更具优势,突出除法计算策略的优势。

   

   

   

[镜头二:组际交流]  

在 汤志成 老师主持下拉开了评课、议课的序幕,首先由两位老师就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学心得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其中,戴校长指出:两节课都紧紧围绕本组课题《依托苏教版教材,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解读教材。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中的生活经验,一方面挖掘了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同时指出这两节课的一些修改设想。他谈到,课题组后续教学要做一些努力:关注“两备(背)”,一是备教材、一是“背”教案,教学过程教者对所教内容要了然于心;适时的鼓励、评价和点拨,教师要主导和调控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然后课题组成员和白塔小学的子课题组成员对两节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如 汤志成 老师所说,两节课的研讨,收获的不仅是上课的老师,也为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提供了学习、研讨和提高的机会。  

[镜头三:讲座学习]  

由课题组苒婷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理论大餐同样使所有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她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对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1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内隐性、个体性、动态性。2、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从经历走向经验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通过数学活动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二、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三、经历数学活动的反思过程,及时提升、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镜头四:沙龙]交流  

本次的沙龙交流活动的话题由 张晨 老师提供和组织的。课题组成员就“对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的理解”、 “对直接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的利用”与“对数学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经验的正确引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 陆 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并对下学期的课题组的活动开展情况跟组员进行了交流,要求课题组成员以课题研究作为契机,深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前行!  

   

   

社头小学 温育华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883  |  本月访问: 3921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37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