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88次
—记金坛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系统课例教学活动
2012年5月17日 下午,我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系统课例教学暨省教研室第九期立项课题2012春第四次专题研讨活动在河滨小学举行,全市各校任教二、四年级数学的部分教师,市小数课题组全体成员,市2012-2014部分潜力团队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议程。
第一议程——课堂观察
分别由河滨小学的杨月凤老师和水北小学的谢云老师带给了我们两节精彩的研究课。杨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上册《解决实际问题》一课。课前杨老师先与学生进行了作业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文字叙述和画图表示数学信息哪种更加简洁清晰,这样使学生初步感知画图在数学问题求解过程中的优越性。在新课开始部分,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用自己的方式将图中的信息表述出来。通过收集学生作业,并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用线段图整理信息更加简洁清晰。画完线段图后,杨老师带领学生重点解决“买一套衣服多少元?”和“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这两个问题。在求解两个问题时,要求学生在原先画好的线段图中标出问题的所在,使学生进一步完整理解线段图所表达的含义。在解题过程中, 杨 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完整的将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对利用画线段图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练习环节里杨老师先利用彩带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再一次深刻的理解线段图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出示了图文字练习题,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并解决问题,练习的逐层递进都是建立在学生已获得的经验之上的。
谢云 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体验解决问题中的思考策略。学生今天不是第一次接触线段图,对于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所以 谢 老师在学生理解了例题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图,起初的线段图并不完整,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思想, 谢 老师通过交流展示不同学生的作业,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完善如何用简洁清晰的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在画线段图这种策略的“运作”中, 谢 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两次提升阶段:首先是由“杂”到“简”的提升,即由文字叙述的繁杂发展到线段图的简洁;其次是由“实”到“虚”的提升,即由线段图据实反映信息的齐全发展到线段图大体反映信息,可以省略均分点位,直接表示出时间。这样,进一步提高线段图的实用性和简洁性,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使策略在运用中优化,知识在领悟中升华。有了例题的知识经验, 谢 老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解答剩下的两题,学生都能自觉的运用画图的策略。在实际所画的图中可以看出学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很多学生画的是简略的图,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
第二议程——讲座学习
由研训中心 陆卫英 老师做了《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知识体系教学的几点建议》的课题讲座, 陆 老师从关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与思考;新课标下的苏教版小数教材的调整;苏教版小数教材“问题解决”知识体系梳理三方面着重介绍了“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的着重点和建议、并结合教学课例,谈了本次系统课例的教学启示:1、唤醒学生已经知道的;2、建模学生习得的策略;3、运用学生巩固的策略。通过此次课题讲座,与会教师对“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如何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陆 老师也为参会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拓宽了视野,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所有教师留下了思考:如何更能准确把握教材对“解决问题” 这一体系的编排特点,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思考是深远的,活动的完美落幕将是我们新征程的开始。
水北小学 谢云撰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879 | 本月访问: 3920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37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