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67次
——金坛市小学数学“认识分数”系统课例教学研讨活动综述
3月8日 下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系统课例教学展示活动在常胜小学举行,来自全市三年级和五年级部分数学老师及常胜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训活动。
本次活动,先由常胜小学的徐秀珍和白塔小学的张晨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三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徐老师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重视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入手,从分一个物体发展为分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在深刻揣摩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徐老师大胆创新,集中呈现不同物体的整体,通过引导分类,在初步学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后,在多次比较和变式中,理解个数和总数,每份和平均分的份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其中蕴含的所有共同本质属性,进而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张晨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属小学“认识分数”第三阶段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张老师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自主预习了关于分数的已有认知,并通过1个集合圈引出话题“1”,在举例、解释“1”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单位“1”概念,从中还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数轴雏形的过程,学生认识深刻。课中,张老师重视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体会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概念得出后及时让学生举例,联系实例具体说说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随后, 全体 老师又一起聆听了华城实验小学孙保华校长的关于《“认识分数”整体分析与思考》的专题讲座。孙校长从“知识疏理、知识结构表、编排特点、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等五部分谈了对小学三阶段“认识分数”的整体认识。他认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认识分数”知识苏教版教材比较合理地编排了各册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呈现教学内容。他指出,在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借助现实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逐步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建立分数的表象;在五年级教学认识分数时,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分数概念的过程,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交流等活动中,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对分数概念的感知,从而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最后他就认识分数谈了自己的教学建议,很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①在借助直观建立概念时,要避免“是是而非”,②在分段学习认识分数时,注意“拾阶而上”,③在逐步深化分数意义时,重视“学习以致用”。
最后,研训中心 陆卫英 老师作了总结发言。首先她谈了此次小数市级活动开展的背景,是循着省级课题“依托苏教版教材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课例研究”的研究思路,本学期我市小数学科活动将有计划地依托教材“ 数与代数”领域分六次分别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量与计量”“规律探索”“解决问题”开展系统课例研究,本次“认识分数”是其中的一次;其次结合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孙校的讲座,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结束了本次研训活动。暨,一、立足基材,如何整体地把握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二、立足课堂,如何合理地把握同一内容体系的阶段定位;三、立足专业发展,如何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摆脱一些陈旧的形式,探究好的模式,从形式走向内容,走向实质,引领教研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其学科素养。
常胜小学 戴留松 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930 | 本月访问: 3925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42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