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19次
——记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第一次展示活动
11月2日下午,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的多功能教室里洋溢着温暖和谐的气氛,与窗外灿烂的阳光相得益彰。“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首次展示活动”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来自全市各校的分管数学学科的教(科)导主任和五年级数学骨干教师济济一堂,共约7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一:展板展示。分别从五个方面全方位展示学校主持的省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在两年多时间里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上善若水,静水流深——总述篇: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价值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篇:展示了课题组全方位的学习;水自无言,江河不尽——引领篇:呈现了课题组获得的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专家、顾问们的无私引领;水滴石穿,积水为海——实践篇:再现了课题组踏踏实实的研究的作风和过程;真水无香,水天一色——成果篇:意在表达课题组追求真水无香般的平和、宁静,课题组的研究在成事中成人,水天一色。
活动二:孙保华副校长作了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他精心准备,从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反思等几个方面作了汇报。整个汇报过程内容具体、生动,理论联系实践,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累累。
活动三:观摩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沈婧 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基于儿童立场,发挥了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学科特点,又与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既充分展示了执教者的教学机智,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课题组独特的研究特色。
活动四:听课老师们对该节课作了中肯的评价。实验学校的 马金花 老师认为:本节课多处使用电子白板技术,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高;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学效果好;生成性资源利用到位,首尾呼应;金城中心小学的 唐中华 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做到了融合、科学和智慧。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师生融合、生生融合 ;教学目标把握科学,把现实和课堂联系起来,课程目标落实科学;思维目标得到自然落实;环节的设计,师生交流都体现出智慧;河滨小学的 房小科 老师认为:本课扎实、有趣、亲切、深入。
活动五:由课题组成员丁姣主持的沙龙,把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从信息技术到学习方式,互动交流、畅所欲言,会场气氛异常高涨。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两个问题进行了研讨。针对第一个问题,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以下观点: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学习资源;2、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关系;4、作为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如虎添翼;针对第二个问题,大家认为:1、基于网络资源,进行体验性、观察性学习。2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进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3通过教学软件以及网络环境给学生创设合作探究式学习环境。4、基于网络,挖掘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5、利用网络,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
最后研训中心 陆卫英 老师作了活动总结。首先她说明了召开“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的缘起,为了提炼并放大我市一些学校在小学数学学科方面多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让校际之间得以相互交流和学习,以本次华城实验小学展示的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学教科研方面的成绩为契机,希望我市各校能齐心协力做好“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这块牌子。其次,她肯定了本次由华城实验小学承办的“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展示第一次活动”开展的比较圆满,特别提出本次活动中的研究课结合了课题研究的主题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电子白板的功能,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对于后续的我市小数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她对与会的各校教(科)主任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可以是一个学校教研组领衔的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并在多年的坚持下,学校的教师、学生、课堂有了改变和提升;第二,可以是体现一所学校数学教研方式创新方面的成果展示;第三:可以是学校对于数学课程资源的规划、践行的教学成果展示;第四,倡议学校数学教师的视野可从关注教师教的状态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态,校内开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学生活动等等。
榕树,根植沃土,既而根深叶茂。行者无疆,只为那一份对教育理想之梦的“追寻”!
华城实验小学 孙保华 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930 | 本月访问: 3925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42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