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68次
——金坛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第七次研讨活动侧记
5月12日 下午,09—10年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暨“2010—2012年金坛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的第七次研讨活动在社头小学如期举行。市研训中心小学数学研训员陆卫英老师和来自全市的小学数学新教师、潜力团队全体成员以及社头小学学校领导、数学教师总计40多人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为大家进行课堂展示的是潜力队员暨社头小学的 温育华 老师和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马金花 老师。她们分别执教了三年级的《认识小数》、五年级的《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两节课是小学两个学段相同课程内容的不同层次的学习,同时也是近几年来我市小学数学市级研训较少涉及的课例。两位执教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细心研读教材,精心组织教学,两节课例异常精彩的演绎体现出 温 老 师和马 老师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温 老师首先从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猜测,动手操作摆一摆、选一选等多样的教学,紧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并且为后续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了有机的渗透,最后设计了相应的练习初步厘清小数的概念。
马 老师依据对教材的理解,按教材的流程,组织教学。小数的读写方法是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老师通过资料的阅读一带而过,重点放在小数意义的探索上。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元、角、分和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的名数的改写,引导学生分类,逐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最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层次分明的练习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小数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有扶有放,鼓励学生参与,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与空间。
互动评课环节由河滨小学的房小科主任主持,两位执教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随后房主任采取找倍数的方式确定评课的老师,潜力团队吕粉兰、周琴、 王照虎 老师先后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难能可贵的是新教师群体中的于永佳、 徐泽云 老师也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听课的感受进行了评课,让我们看到我市小学数学新教师迅速成长的可喜局面。
房小科主任的评课睿智、理性,颇具深度。他以某位哲人的名言“我不能替别人思考,别人不能替我思考,没有别人我也无法思考。”作为评课的开场白。
《认识小数》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两节课的内容选择非常适切“新教师”和“潜力教师”两个团队的研讨活动,有利于我们把握教材,体察学情,组织教学。两位执教老师较好的把握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起点,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温 老师在小数认识的引入,就是很好的建立在学生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之上,而 马 老师直接提问让学生阅读带有小数的资料,就是源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两位老师较好的执行了教材的设计意图,都是依托对分数的认识来建构对于小数的认识。 温 老师先后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画一画,整节课借助分数的认识来帮助学生认识小数。 马 老师让学生依据老师例举的句子,照这样说是为了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规范的表达,反复练习,逐步渗透小数的意义。
房小科主任还谈了自己的两点思考:一是什么是小数?很多老师可能都并不太清楚,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特殊形式。小数概念的邻近属概念是分数,0.3与是一个数的不同的表达形式,小数产生源自人为的一种规定。从形式上看小数和整数比较接近,而其实它和分数更为接近,依托分数来建构小数就是把握了小数概念的实质。二是我们在教学这两节课时是否可以依据小数起源,把依托分数建构小数的过程展示的更充分些,还原知识的生长过程。
最后市研训中心 陆 老师就本次活动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确定了下期市级小学数学学科研讨的一个努力方向,暨如何更好地帮助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建构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加强对难点课型的深入研究,这也是促成本次潜力教师活动课堂研究内容的选择原因,她谈到:(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重点思考的是对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一节数学课,教材内容的前延是什么?后续是什么?如何对一节课的课程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都是我们应该去着力思考的;(二)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就必须弄清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是什么?
同时她也对本次两节课的提出了一些忠肯的建议:(一)三年级教学《认识小数》时应尽可能多丰富小数的生活原型,比如超市中的价格标签、电视媒体广告中的小数、学生试卷的卷面分数等,以此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二)五年级教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时应把握好学生三年级已掌握的对于一位小数的认识,找准知识的链接点。潜心挖掘在这一部分课程内容教学时,可以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三)可以安排三年级学生从日常生活调查,获得对小数的初步感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累积。
数学教学应当充盈着智慧和思考,今天的活动让与会的每一位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相信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对自己的课堂赋予智慧和思考,一定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在此感谢社头小学给予本次活动大力的支持。
(岸头实验学校 华国俊撰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907 | 本月访问: 3923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40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