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81次
--------记市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次研讨活动
4月20日下午,伴随着暖暖的春风,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来自全市各校几十位二年级的数学教师齐聚尧塘中心小学,怀着愉悦的心情参加由市研训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次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承担本次研讨活动研究课的是尧塘中心小学陈玲芳老师和华罗庚实验学校的田丽华老师,她们分别执教了《统计》和《我们去春游》两节研究课。两位教师基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教材的准确把握,都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两位老师都注重了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设计的问题紧紧围绕统计活动,统计活动服务于问题。两位教师对本单元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内容的分析和预设、对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验、对学生思辨的引领和选择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评课环节中,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就这两课时教学思路向与会老师作介绍与说明。然后,尧塘中心小学陈东栋主任组织教师结合这两节课展开研讨,我校的王文琴老师、唐王小学的戴校长、华罗庚实验学校的田莉老师和王益琴老师、分别针对两节研究课,谈了他们自己的收获及对某些问题的一点思考;其中我校的王文琴老师和华罗庚实验学校的田莉老师对两节课作了详细点评,王文琴老师认为两位执教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两位老师都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田丽华老师以尧塘小学的特色花木为切入口,让尧小学生有了充分的自豪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为主题,在连贯的情境中引出问题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是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在授课中让学生感受了统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她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决定了统计活动,而统计活动又服务于问题。
华罗庚实验学校的王益琴老师对二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向与会老师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指出首先分类统计要有目的性,要根据数据结果指导决策,分类统计目的要准确,情境设计要妥当,不能为统计而统计;其次分类的依据要有现实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分类都有现实意义;再次分类不是分的越多越好,分类要分的好,没有目的的分类只会把分类搞乱。接着她又给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首先一定要把数据意识的培养作为我们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第二就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收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研讨接近尾声, 陆卫英 老师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两节研究课,也肯定了本次研讨的实效性;同时针对两节课提出自己的总体感受-----发展统计观念,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并建议在座的年青老师有时应把备课的视角集中一些容易忽视的练习课、复习课课型中,不要忽略练习课的有效、有趣教学。最后, 陆 老师对尧塘小学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 尧塘中心小学 赵丽娟)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906 | 本月访问: 3923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39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