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我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低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如期开展

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09次

 2011311 下午,殷雪梅小学南楼三楼多媒体教室中聚集了全市各校1-3年级数学教师和我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全体成员共计180位教师,如期开展了“金坛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低学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暨“2010 -2 012小数潜力教师第五次研讨活动”,活动大体由三个议程组成。  

议程一:优课赏析。首先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居云慧 老师、后阳中心小学的 周琴 老师、殷雪梅小学的 芮婷 老师分别执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二年级《认识角》和三年级《轴对称图形》三节课。  老师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设计了学生喜爱的“羊村小羊用钱”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10角,1=10分,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而且在组织学生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同时养成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花钱的好习惯。 周 老师在《认识角》一课中,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角,同时在操作活动中加强规范学生指认角的外部动作,让学生不断在头脑中抽象角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芮 老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首先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再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逐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接着设计了两次四人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对轴对称图形的基本认识,能进一步判断、辨别在出轴对称图形,同时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三节展示课的精彩演绎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议程二:自评和点评。这个环节先由执教的三位老师PPT形式分别就本节展示课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及教学之后的感受和体会。接着由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王益琴 老师对三节课作出了精彩的点评, 王 老师谈到,这三节课的共同之处是都是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综观这三节课,有三大特点:(一)丰富体验,感知概念特征。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对象开始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准确的材料感知到一定的数量,感知到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地开始了。以《轴对称图形》为例,课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在如此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充足的感知;(二)动手思维,帮助形成概念。以《认识角》为例,本课带给大家深刻印象之一就是教师非常细致地指导学生指角,这是课堂的一大亮点,因为让二年级的学生初步认识角这个抽象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借助于指角的动作,可以促进他们对角概念的思考,指角的教学环节,看似老师在指角,其实是在借助指角帮助学生认识角。(三)同伴合作,深化概念应用。同伴合作有多种情况: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当有一定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当需要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的时候;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互相启发的时候;当学生的意见有较大分歧的时候。以《认识人民币》为例,就有多次同伴合作的环节,尽管学习的主体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是可以看出合作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我们不要以为学生年龄小,就不会合作;年级低,就不需要合作。好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得到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求知。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概念教学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课题, 王 老师的一番观点加教学实例的结合评析不时引起在场与会教师的共鸣。

  

   

议程三:活动总结。最后,小学数学研训员 陆卫英 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首先她向与会教师介绍了“2010-2012金坛市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组队由来,并鼓励本与会的35周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要有目标、有追求;其次针对本次低学段三位潜力教师的展示课,她向与会的各位老师提出一点了反思:今天的三节展示课,因为相同的课型特点,三位老师在课前作了大量的教具、学具准备,有了精心的课前准备,所以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如果不是公开课,而是我们的常态课,你会怎么做?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她也向与会的各位老师提出了一点展望: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上实、上活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每册教材中所安排的固定几课时,其实教材中有很多课型都可以上成实践活动课。比如今天的三节课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者设计了层次不同、思维含量不同的活动,学生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中有所思、有所获,这三节课都为我们怎样上好平时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了范例,老师们可以在平时做好尝试与探索。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882  |  本月访问: 3920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37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