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85次
——记市小数基本功竞赛获奖教师(低段)课堂展示活动
2010年12月3日 下午,来自全市各校近八十名小学数学老师齐聚洮西小学阶梯教室,认真观摩了2010年春学期举行的市小学数学(低段)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既华罗庚实验学校徐美琴老师和洮西小学潘小刚老师的两节展示课,课后全体观摩教师还全程参与了一个多小时的评课议课研讨。本次的活动,在研训中心陆卫英老师的主持下,如和煦的春风,在各位听课老师心中荡起层层的涟漪,激起阵阵的温暖,收获颇丰。
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观摩课堂教学。第一节课是由 徐美琴 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倍的认识》, 徐 老师引用“伯乐观马”的故事导课,把学生思维由生活引入课堂“原价的10倍是多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新课的递进学习,学生在活动与表述中逐步清晰:一个数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比较方便。第二节课是 潘小刚 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观察物体》, 潘 老师幽默、有个性。他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洮西广告盒”,请学生在座位上观察,说一说广告盒的的“前、后、左、右面”个是什么特产,然后巧妙地把这些相关知识的前延内容转化为本课的新授内容,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了解了什么是“一个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同 时潘 老师还能合理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材料,在后续的课堂活动中,再次利用“拍一拍洮西广告盒”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了“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最少看见一个面”。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走近 徐 老 师和潘 老师”。为了让前来观摩的教师更多地了解本次基本功获得一等奖的 徐美琴 老师 和潘小刚 老师,课后的评课议课活动首先由洮西小学王小俊副校长和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陈爱珍 老师分别跟与会教师谈了“他们眼中的 潘 老 师和徐 老师”。一席话,让会场的与会教师不仅感受到两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对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正如 陈爱珍 老师所言:在同事的眼中, 徐美钱 老师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又像一个时时被激情燃烧的恋人,更像一个谦虚智慧的老者,朴实而踏实地履行着自己的教育职责,全身心地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又如王小俊副校长所言: 潘 老师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小学工作的老师,起步缘于刻苦追求、自我探索,成长缘于榜样的示范、不懈努力,收获缘于优质课的评比。两位老师的讲述,让大家认识到: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虽是一种偶然,但这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一切都缘于他们对教学的执着追求。
活动的第三项议程是围绕观摩的两节课展开自由研讨。首先, 陆 老师向与会教师一一介绍了获本次小学数学基本功大赛农村组和城区组一、二、三等奖十二位获得者,并请这些老师全部坐上了主席台。研讨气氛热烈,不管是主席台上基本功获奖教师,还是台下观摩的教师群体,大家对下午观摩的两节展示课踊跃地发表了一己之见。思维碰撞过后,大家对两节课达成如下共识: 徐 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她将故事情境与知识教学巧妙结合,生动而具有吸引力,练习设计精妙,有层次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待学生如母亲般循循善诱,激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之乐; 潘 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能结合乡土教材,巧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活动过程开放,处理丰厚,给学生视觉冲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研讨最后,研训中心 陆卫英 老师结合两节展示课折射出的共性特点,跟在坐的从事小学数学学科低年 段的 老师们提出几点希望:其一,要追求有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喜学;其二,要追求好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乐学;其三,要追求挑战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想学;其四,要追求情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爱学。同时, 陆 老师也启发在座的所有教师要尽其所能的追求适合个人教学风格的特色课堂,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数学课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热烈的研讨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窗外的寒冷挡不住意犹未尽的老师们,正如 陆 老师所言:本次在洮西小学举行的小数低学段基本功获奖者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真正做到了课堂“动”起来,话筒“传”起来。
实践着,思索着,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有遗憾。
感谢洮西小学领导、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与倾情付出!
(供稿:洮西小学 孙红霞)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895 | 本月访问: 3922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38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