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99次
2010年4月13日,虽乍暖还寒,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亿晶科技楼一楼的阶梯教室里,却春意浓浓,由市研训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第八次专题研讨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市各校的四年级数学教师6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华罗庚实验学校孟国伟副校长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
首先,由罗村中心小学的马真真老师执教苏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的《图形的平移》,接着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汤丽华老师执教同一单元的《图形的旋转》。两位老师精心准备,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研讨课,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老师工作刚满4年,是位年轻却善于思考的新教师。她注重联系生活,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让学生感受平移这种物体的运动方式,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铺垫。马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学生对平移的原有认知水平,通过一个简单的“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吗?”,既唤醒了学生对平移的原有认识,又很快得出平移的重要特征: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接着让学生通过移一移、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感受到二次平移时,不同的平移方法可以达到殊途而同归的效果。汤丽华老师则带领同学们在欣赏风车、转杆的过程中,揭示了旋转的本质属性及它的三要素:定点、方向、角度。汤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对旋转的清晰认识。引领学生通过看一看、转一转、画一画、想一想,真正领会旋转的方法,并进一步形成技能,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汤老师设计精妙,指导细致,方法得当,很好地突破了“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旋转所产生的美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接着,研训中心杨国华老师组织教师围绕研讨主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评课。首先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孟校长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孟校长对两节课给与肯定的同时,也从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高度,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进行了非常细致地指导。接下来,与会老师对两节课展开了热烈地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两节课的总体印象是:能联系生活,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视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握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属性,形成技能;教材把握十分到位,重难点的突破细致入微;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杨国华老师作了总结性发言,在肯定两位执教老师的同时,向每一位与会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为什么要学习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每一个问题,现场的老师都进行了互动式的交流,河滨小学房小科、史迎霞,殷雪梅小学刘俊斌、杨忠新,后阳小学冯熙琴、洮西小学王照虎等老师均参与了热烈研讨,老师们在互动交流与思考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另外,杨老师还就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中“空间与图形”的三大块:“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进行了阐述。
本次研讨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高云芳(华罗庚实验学校)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1009 | 本月访问: 3933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50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