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52次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五、六次研训活动报道
2010年3月5日下午,春雨绵绵,来自全市执教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数学的近100名老师汇聚常胜小学,参加了金坛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第五、六次专题研讨。
本次活动分两个教室同时进行:
首先是研讨课的展示。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王霞和常胜小学的徐息梅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的“分米和毫米”这一单元的两课时内容;另外同样来自常胜小学的徐秀珍和吕粉兰两位老师分别向大家展示的是一年级“认识图形”的两课时。
王霞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分米和毫米》,课前王老师作了精心的准备,课中学生通过运用老师所提供的丰富学习材料,在找一找、指一指、猜一猜、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自主感知和建构长度概念;徐息梅老师执教的内容是《简单的单位换算》,徐老师在这节课中所关注的侧重点是“单位换算”思路的描述和规律的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尽显无疑。徐秀珍老师执教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徐老师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物体中抽象出图形,平面图形的表象建立有序而清晰;吕粉兰老师执教的内容是《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吕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折、剪、拼等动手活动,自主地创造出所要感知的对象,教学清新自然、一气呵成。
接着是与会老师与执教老师零距离的交流互动环节。大家一致认为四位老师的课都非常讲究精细,课前准备充分,研读教材有深度,课中指导耐心细致,能从整体的全局的层面考虑例题教学,尽可能的将例题教学效用放大、延伸。研训中心杨国华和陆卫英两位老师分别参加了这两个年级段的研讨活动,他(她)们对各自所听的两节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结合两节课例,他(她)们就“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各自谈了想法:1.学具准备要充分,这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前提;2.组织学生实践探究时,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3.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多创设一些学生互助、合作的动手实践情境;4.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加强有意义地学习,杜绝一些华而不实、低效地学习活动,等等。杨国华老师还特别提出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内容的三点教学策略: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感悟度量单位产生的需要;有意义接受与“类比创造”相结合;丰富度量单位的表象及体验。
本次活动在最后环节还邀请了华罗庚实验学校王益琴和陈爱珍两位老师就学生口算能力培养谈了她们学校的经验与做法。她们两人分别从口算能力培养近远期目标、训练形式、训练要求等方面谈了自己及学校的一些成功举措,让与会者深受鼓舞,受益匪浅。
尽管春雨绵绵,寒风扑面,但并没有影响前来与会者学习、研讨的热情,部分学校甚至年级组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了这次活动,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研训活动已深入人心,逐渐形成教师们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
本次研训活动的成功开展得到了常胜小学的大力支持,同时更离不开四位执教老师在这次活动中的精勤付出,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供稿: 常胜小学 戴留松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941 | 本月访问: 3926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43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