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06次
——记常州市蒋守成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公开招聘圆满成功
12月29日下午,天气阴雨绵绵,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迎来了一群怀揣理想的追梦人,他们来参加常州市蒋守成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公开招聘。本次招聘采用面试考核、笔试考核和申报者材料审阅及其他方面的进行综合考察,最终10位教师被工作室录用,蒋守成数学名教师工作室的成员招聘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考核工作有领衔人和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周怡和副主任、杨国华老师和华罗庚实验学校孟国伟副校长担任。他们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希望挑选出好研究、善实践、能坚持和会学习的一线教师加入工作室的团队。申报选手共15人。他们或由学校推荐或毛遂自荐,都很珍惜这样一次申报的机会,希望成为工作室的一员。14时许,在领衔人简要介绍工作室成立的思考和考核办法之后,考核正式开始。考核成员分别就“工作目标、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对教学教学的关注认识程度,及对本工作室研究项目的了解程度。” 对申报者进行提问,申报者针对这样一些问题进行了现场的四轮答辩。
考核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选手们能够直面问题,或幽默或含蓄,或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或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大家对诸多选手即兴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和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表示赞同或欣赏。周主任不时提出一些小问题,场上也随时闪现富有激情和智慧的火花,杨老师不时的做些专业补充使大家豁然开朗,孟校长对考核题的小结拓展了大家关注的视野,领衔人对考题的解读使大家明确了工作的目标,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成员招募答辩,更是大家彼此学习的一次良机,早已达到甚至超出了工作室招募人员的预期。
17点面试结束后,大家带着智慧的思考进行了笔试,笔试有新课程内容、数学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解读四部分组成,最后是一直参与招聘工作的周主任对大家的热情鼓励和真诚的祝愿:我们是工作室主人,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实践能力,率先做到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日常化、系列化,并逐步形成习惯。并把工作室的成果带到各个层次的教研活动中去,发挥骨干作用,希望大家积极地加强交流、沟通,促进研究发展,留下我们一个又一个踏实工作的脚印,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
结束时时针已经指向18时,但他们还迟迟不想离开,在对最后一道笔试题交流着,争论着。题目是这样的:教学认识长方体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体会到一次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老师让学生观察火柴盒,一位学生兴奋地举着火柴盒,大声喊:“我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四个面!”教师很诧异,但立即亲切地说:“这位同学不小心看花了眼呢。”一些学生附和道:“不可能看到四个面!” 那位学生连忙将火柴盒立于两眼之间,急切地向教师辩解:“老师,我这样就能看到4个面,上面、前面、左面、右面。”其他学生一片哗然,教师说:“你再仔细看看,不可能看到四个面的。”学生坚定地说:“能!”教师有些尴尬,但更多的分明是不耐烦,说:“绝对不可能的,你下课后再认真观察,老师相信你会得出正确答案。”
那位学生显然不能接受,但也只能无奈地坐了下去……
问题:你觉得学生能看到四个面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景会如何处理?
供稿: 华罗庚实验学校 马金花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918 | 本月访问: 3924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41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