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17次
——记小学数学课题组暨“数与代数”领域专题(六)研训活动
4月15日,小学数学课题组暨“数与代数”领域专题(六)研训活动在常胜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四年级部分数学老师及省级课题组全体成员近60余人参加了研训活动。本次活动是我市小学数学学科于本学期中进行的第三次教科研联动,真正实现了“教科研一体化,提高研究实效”之目的。
上午,先由常胜小学的徐惠珍、戴留松和朱敏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连续三课时。徐老师注重践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戴老师侧重情境创设,以学生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在画图环节的教学扎实有效,同时还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加强数学文化的熏陶;朱老师一课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练习中指导细致入微,既扎实巩固基础,又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能力。三节课中尤其是徐老师对教材的深入揣摩,教材内容的重组,让人耳目一新。连续的三课,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教学风格,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节研究课结束,随后组织了评课活动。市研训中心杨国华老师首先肯定了三节课的特点: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空,课堂中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解答了问题,画图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同时,就三节课施教情况他也提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1.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画图,而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意识到画图的现实意义,要让画图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2.教学中不要完全依赖于多媒体,不能被课件牵制住自己的教学思想,任课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除了让课件尽量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需求,突破教学难点之外,更多的应在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等方面多下功夫,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让课件为我所用、为教学需要所用,让多媒体课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3.教学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不要担心课堂生成,交流与评价也不要仅局限在师生之间,如果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交流和评价中,学生的学习会更灵活一些,教师的指导也会更贴近学生,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有效。4.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建构灵动而智慧的数学课堂,要以自己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智慧来启迪智慧。
下午,省级课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的所有组员在总课题组组长杨国华老师带领下于常胜小学会议室开展了热烈的研讨活动,分别对上午三节课的练习活动设计谈了个人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随后,课题组成员及常胜小学所有数学老师在四楼多媒体教室聆听了课题组成员房小科老师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专题讲座。房老师从数学思维材料的组织、思维方法的运用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等三方面,通过列举多个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的要求,是打造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迫切需要。最后,杨国华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又对下一阶段的课题组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并特别提醒老师们在平时教学研究工作中要主动,要有创见,要学会不断反思,时时对照自己的研究计划鞭策自己。
目前,我市小学数学学科践行的教科研联动思想很值得我们基层学校在教科研工作方面进行借鉴。它能让教研有主题,科研有载体,为提高当前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成长老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供稿:戴留松(常胜小学)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1497 | 本月访问: 3982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99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