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32次
2月26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全市六年级所有数学老师及课题组老师们就齐聚河滨小学阶梯教室参加了市2008年第一次数学专题研训活动。
为提高研训工作的效率,探索研训活动的新思路,与会老师首先观摩了由河滨小学三位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连续的三课时,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课型,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也迥然不同,或细腻、或热情、或理性,但听课老师更多感受到了执教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对教学内容的统筹整合以及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新颖的形式,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在解决问题还是重在策略意识的培养?“转化”作为一种策略,显然不能简单的告诉,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转化的意识呢?运用策略与算法多样化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呢?……这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研讨与学习同行,下午六年级老师们又认真聆听了分别由研训中心与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陆卫英、许云平两位老师对六下教材的解读。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思考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教材的设计理念、编写意图、内容体系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就新老教材在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知识建构等方面作了重要阐述。
最后,研训中心谭云平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本学期六年级数学研训活动进行了布置,并特别提醒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关注本套教材的结构、重难点,为即将到来的小学数学总复习作好准备,要力争为全体学生的顺利毕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省级课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的所有组员下午也在总课题组长杨国华老师带领下于河滨小学支部活动室开展了热烈的研讨活动。组成员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春学期研究工作计划,杨老师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对课题前期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指导。接着,各子课题组长交流了各子课题的研究思路。最后,课题组成员就上午的三节课进行了交流,一致认为:解决问题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通过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且结果不是单纯的练习题,而是去解决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努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也认识到了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此目标,给各位组员的启示是: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会解答实际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并能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数学内、外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的“应用意识增强”、“策略的多样化体验”、“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评价与反思意识的形成”应当是我们当前重点关注的方面。组员们就上午三节课练习活动设计的精彩片断也谈了个人的看法,对三节课的整体构思之精当均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供稿:河滨小学 房小科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1396 | 本月访问: 3972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88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