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31次
春风送暖入屠苏。春日渐深,我们的教学研讨也随着春的脚步开始了。
为了更好地使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五下教材(译林版), 2月25日 ,区五年级英语教师汇聚在河滨小学,围绕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展开研讨,开启了新学期的思维交互盛宴。
一、 以课堂为引,交互思维
课堂,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我们教学研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次活动,直溪小学的姚寰慧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五年级下册Unit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一节示范课。课堂由“say you say me”的游戏开场,影像结合进行新知学习。在文本后半部分处理上则采用mind map + team work的模式,将课堂主动权逐步放手给学生。整节课从学生立场出发,结合听说读等多种手段,时而游戏、时而对话、时而讨论、时而访谈,充分开启学生的思维,体现了人文课堂下学生素养的培养理念。
随后,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邓黎莉老师主持了评课研讨活动。作为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邓老师将评课活动提升到理论高度,向在场的教师们诠释了评课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参考因素。邓老师还结合此次的示范课,进行了自己的独到点评,从学生兴趣、自主学习、情境设计、指向互动、指向建构、语言运用及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全面再现了本节课的得与失。
在场教师也积极参加了互动活动。围绕邓老师提出的如何评课,如何选择评课话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等多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大家各抒己见,研讨氛围浓烈。
二、 以教材为基,指导前行
如果说课堂是说我们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那么教材就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要装备了。通过教材,我们将课程纲要细化到课堂,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西城小学的陈莉萍老师结合上学期五年级英语抽测情况,向在场的教师们再现了她们教研组对于教材和实践的理解:认真反思,每一次的测试都是一次反馈与成长的机会;任务分工,将教研组团队的力量最大化;版块细化,充分提高教科研的效度。
最后,区教研员钱荷琴老师对以上进行了补充和总结。她从教材、教法及教学感悟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教材方面,钱老师深刻解读了本套教材,并具体分析了五年级下册,从板块特点、逻辑功能、思想品质等多个点入手,结合当下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进行了深度剖析。教法方面,钱老师针对不同文体材料的教学和语法、写作的具体教学进行了互动研讨。在此基础上,分享了自己对于本套教材的感悟。
如果心无诗意,就很难发现课堂上流溢的美,哪怕只是一点点.如果心尤智慧,就不要指望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能作出会心的响应。评课如此,教学之路亦如此。就像研训员钱荷琴老师经常说的,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思考,如此才能在教学路上闪亮智慧、收获幸福。
直溪小学 姚寰慧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1396 | 本月访问: 3972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988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