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41次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四月的天,乍暖还寒。
4月18日 ,金坛市小学英语课题组和青英汇的老师们,在市研训中心钱荷琴老师的带领下,相聚后阳小学,开展了新学期的第二次主题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课例研究”,研讨的课型是语篇新授课。分成三个活动层次,内容丰富,扎实有效。
课堂:精彩呈现
按活动计划,活动首先由薛埠小学的杨瑾老师和后阳小学的宫金霞老师分别执教了4B Unit7 和Unit9 单元的A 板块。杨瑾老师以at a snack bar为主题,以招聘营业员这一活动为主线,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巩固和巧妙地运用所学语言,促进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宫金霞老师则以Breakfast为主题,结合听说读写多形式的练习,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训练。
在听完两位执教老师的说课后,我们又采用“抽奖”的方式邀请了多位师进行评课。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都能紧扣子课题《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课例研究》的研究方向,有效结合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着力于语篇教学,融入了一些中国的传统小吃,进而比对中西方食物中的营养价值,采用金字塔和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中西方食物。这样处理不仅超越了文本,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探索:实践凝炼
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有这么一句名言:“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 (1904 Jespersen). 他认为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于该国文化的学习。学习一门语言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词汇的积累,某种程度上说,脱离了它赖以生成的文化,我们永远也不能习得它的精髓。
是的,光有实践探索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凝炼。华罗庚实验学校温晓玲老师作了“让语言浸润文化的内涵”主题发言。她依托理论,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让参与的老师们收获匪浅。
提升:高屋建瓴
接着,教研员钱荷琴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是分享思维盛宴的时刻:针对老师们在语篇教学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钱老师给大家做了专题的讲座“语篇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从三个概念、三个误区、语篇教学的意义、语篇分析等十个方面做了深度的剖析,并以丰富的教学实例深入浅出,收获颇丰。每次活动,老师们总被钱老师前沿的理念,深刻精准的点评所吸引,感动于她不倦地学习。这不,活动临近结束,钱老师再一次与老师们分享她阅读过的好书籍。从实践上升到思辩,引领着我们一路阅读,一路研究。
( 供稿:华罗庚实验学校 朱媛 )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2209 | 本月访问: 4053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070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