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29次
—记河滨小学“Happy English”工作室第9次活动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3月29日下午,我市河滨小学“Happy English”工作室第九次活动在溧阳外国语学校如期开展。
溧阳外国语学校的陈方园老师和宋超老师分别为工作室全体成员展示了3B Unit 5《Plus and minus》和5B Unit 4《An English friend》两堂高水准的课。工作第三年的陈方圆老师的课,早已没有了年青教师的教学稚嫩,娴熟的教学技巧后折射出丰润的教学智慧。整堂课以带领孩子们去香港海洋公园为主线,将枯燥的数字教学以生活场景、游戏、儿歌、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呈现,注重了三年级起始年段孩子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宋超一直是我们的教学偶像,曾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的他就像邻家的弟弟,无论哪一次听课总是带给我们淡然的清新、心灵的震憾。宋老师谦逊地称这只是一节随堂课,可是在我们的心中,这样的随堂课不正是宋老师严谨教学风格的真实写照吗?
两位老师应工作室邀请,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年段A部分文本教学示范课。文本是一种语言,它与人的对话是一种“不在场”的、纵向的精神性交往的意义阐释。陈老师和宋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与文本的对话赋予了文本第二生命力,使A部分对话语篇文本意义不断丰富化、不断超越文本自身意义。陈老师关注了文本中“海豚”与“小丑”的单词教授dolphin/clown。宋老师从文本中A部分的插图巧妙导入新课。对于文本中出现的新词,宋老师采取了“随文识词”的方法,通过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如何引导孩子地道地读好文本? 在宋老师的课堂中How to read loudly and beautifully?总是随处可见。所以当学生很有洋味地进行文本朗读表演时,我们无不为之赞叹。围绕文本中的关键词Friend,宋老师还即兴创作了一首韵味浓郁的小诗。总之,超凡的智慧课堂时刻体现出老师对文本的关注度,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蕴于文本对话中的是两位教师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意义追求与意义超越,这些才奠定了他们非凡成长的基础。
在教学研讨环节,华城小学的温贞云和王丹老师进行了全英文的评课,许多老师还针对教学中的困惑与宋超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宋超老师毫无保留地就他们学校“英语俱乐部”的工作运作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宋超老师还向我们工作室推荐了两本非常有价值的英文原版书籍,由Jeremy Harmer所著的《How to Teach English》(《怎样教英语》)和H.H.Stern所著的《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溧阳之行,让我们收获了:意外、惊喜、满足、期待……更让我们学会怎样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
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对话,愿对话成为我们工作的习惯,指引我们不断前行,幸福着、快乐着。
(华城小学 吴芸 河滨小学 杨金华 )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2230 | 本月访问: 4055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072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