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初冬暖阳长歌行  探索“会话、阅读”于金陵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32次

——记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20101124日 —26日,我市部分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随研训中心钱荷琴老师一行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据主办方统计,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共有5000多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为历届参加人数之最。

 

 

活动中,主办方撷取了全国部分省市17节精品课向大家展示了会话教学和阅读教师的课改成果。活动形式由上课老师上一节仅30分钟的高效课,随后由上课老师当场教学反思,并接受评委老师的当场提问,评委们一针见血式的问题和上课老师们精湛的回答博得了在场所有听课老师阵阵掌声。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重点探索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来自全国的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都针对了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展示了自我的教学风格:  

一、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彰显个人独特魅力  

1、口语非常流利,发音准确,语音语调很优美,让人听起来感觉很好;   

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画画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教师自身素质好,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二、独特的教学特点各领风骚  

回顾这17节精品课,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各个老师的教学特点的独到之处。  

1、安徽蚌埠的杨珊珊的课《The rainforest》体现了“关注理解”的教学特点。  

2、浙江绍兴的许谨的课《Friends》体现了“文本再构”的教学特点。  

3、河南郑州的崔吉娟的课《My Holidays》体现了“立足文本”的教学特点。  

4、广东东莞岑振祥的课《I have a pen pal》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特点。  

5、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顾洁的课《Asking the way》体现了“创设语境”的教学特点。  

6、新疆乌鲁木齐杨晓的课《Helen Keller》体现了“设计合理”的教学特点。  

7、吉林省吉林市崔志芳的课《The boy who cried wolf》体现了“故事导学”的教学特点。  

8、江苏镇江市实验小学徐美的课《Shapes》体现了“设计巧妙”的教学特点。  

9、四川成都的张露的课《The Rabbit’s dream》体现了“有言有语”的教学特点。  

10、上海市徐汇区的殷克清的课《Things around us》体现了“设计经典”的教学特点。  

11、山东济南市的卜皎的课《MY NEW FLAT》体现了“课堂拓展”的教学特点。  

12、湖南长沙市的贺琳的课《They sit around tables》体现了“目标适切”的教学特点。  

13、北京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的张燕燕的课《Travelling》体现了“理念新颖”的教学特点。  

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耿相美的课《In A Clothing Store》体现了“突出理解”的教学特点。  

15、湖北省武汉市的黄秋萍的课《What to wear》体现了“课绪清晰”的教学特点。  

16、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小学的奚咏梅的课《Whose T-shirt is that》体现了“全员参与”的教学特点。  

17、辽宁省沈阳市的屈丹的课《Which is bigger》体现了“创设情境”的教学特点。  

总体而言,他们的两种课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如教材的解读和处理、课堂的导入、高效课堂、课堂的教学机制、教师的评价方式等。  

三、专家引领与点评让人感触颇深  

这次听课的评委都是资深英语专家、教授。他们的课后点评或敏锐犀利,或风趣幽默。但都在发现亮点的同时又能直抵要害。并给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许多指导性的意见。专家们认为: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因此,教师们应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  

上海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朱浦指出: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整合,用好教材,巧妙运用“处理”、“组合”、“补充”(试听和阅读内容)等方法,从内容、语言、情感方面关注文本的解读,提出了“TCLLU”(即:Topic, Contents, Level, Length, Unit)为处理教材的多元切入点,从而体现“5个语”的内涵:语量(教学内容),语境(教学过程),语音和语法,语用(教学目标)。  

专家同时指出: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关注活动与提问的有效性、层次性和真实性。在讨论中建议大家将英语阅读与语文阅读课相联系,建议英语教师可以从语文教学中吸取经验,开拓思路。  

   据悉,在总结历届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会议在内容、程序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强化对执教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教材处理、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活动与互动等方面的考查和要求,引导观摩教师有效地掌握有效的课堂教学观察方法,突出会议的教学研讨功能。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地观摩教师与同行和专家学者的互动与交流,本次会议还首次大规模试用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研制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表》。  

   通过本次学习,上课老师的示范和专家的引领使得我们加深了对阅读教学和对话教学的课型有了新的认识,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学,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教学现象。我们相信在钱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所有我市所有小学英语教师的协同努力,我市在英语教学和研究方面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涑渎小学 唐辉供稿

  

  “阅读”“对话”同生共长,“给力”小学英语教师

——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观课有感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张辉

 20101124 ~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可以说,这是小学英语界的一次盛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专家、各级教研员和教师近5000人。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收获颇丰。观摩了17节优秀的展示课,这些老师在做课时,他们或口语流畅,语音、语调清晰;或教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能力强;或教学风格突出,真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阅读”和“对话”教学,关键词是“有效性”。17位教师是全国各省评选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在每节示范课后,都有专家评委对执教老师现场提问。为了更深入地交流与研讨,在观摩活动后,还组织了执教教师、与会专家与观摩教师就观摩课进行互动、交流。这是一次真实的研讨会:既强化了对执教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和要求,又引导了观摩教师有效掌握正确、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察方法,凸显了会议的学术研讨功能,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本人收获不小,感悟颇深。

一、对教材与内容的重新认识  

踏踏实实听完17名全国优秀教师的课,获得非常宝贵的第一手的英语课堂教学技能。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主体、教学对象和单元内容(上海 朱浦)。课程标准为我们确定了三维目标体系,既要关注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过程和方法,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浙江绍兴的 许瑾 老师上的《friends》一课,能让学生懂得珍惜友情并热爱生活;天津 奚咏梅 老师的德育目标,懂得欣赏美的事物,并从小树立保护地球村环境的意识;安徽蚌埠 杨姗姗 老师的《The Rainforest》一课,更加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多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进去。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是:教材内容作为语量基础,文本内容作为语境基础,教学内容作为语用基础。在教学时,应以语段、语境为基础带动词、句的学习,如江苏南京的 顾洁 老师《Asking the way》一课。这就给我的启示:我们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整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应该有整合、调整、补充三个步骤,其中补充的内容应为视听内容和阅读内容。

二、对教师与学生的重新定位

这些课中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课堂。所有授课老师都展示了他们风采,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点:1. 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有的还能做到幽默风趣。2. 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简笔画、演唱、多媒体等等。3. 教态亲切,有感染力,驾驭课堂能力强。4.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在听课过程中,有这样几个细节让我感受颇深,对这样的老师我也非常敬佩:

如湖南长沙的 贺琳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个教学环节结束进入下个环节的时候,她发现有个学生低头做其他的事,她对那位学生说“Hello”,那位学生没有听到。于是,老师走到学生面前,说“Hello”。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才继续开始下面的环节。

天津的 奚咏梅 老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两位学生上来猜测:Whose picture is that? 猜对的学生奖品是一幅精美的摄影作品,结果,那位没有猜对的学生也有一副奖励,真是对学生个体的充分关注。给我的启示: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信任,把学生当人看,不要讲太多,给学生多点空间去发现。给孩子们选择的机会,以人为本。

三、对课堂与评价的重新理解  

朱永新曾说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我想说:“课堂本身就是生活”。在这17节课中,让我一次次感受到了课堂生活的存在。老师让学生感受的就是真实的课堂,真实的生活。如来自上海的 殷克清 老师,可谓是设计经典。课题《colour changes》,她从季节的变化谈起,讲植物的变化,蛋到小鸟的变化,企鹅的变化,最后到人的变化。真是分段推进,又注重运用型阅读,每个环节过程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主线明晰,同时又注重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最后的运用环节中,分别选择了姚明、贝多芬、林浩、和教师本人,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在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有语言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一般过去式由不会到基本会,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技能。最后引导学生“life is full of changes”。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很生活化。如河南郑州的 崔吉娟 老师奖给学生少林寺、河南烩面等。本次观摩研讨课在评价上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表》,由各省推选的受过相关培训的观摩教师组成“教师观察评审团”在观课时进行记录、填写。课堂观察表对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细化,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实用。

很荣幸也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学习机会,17节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很多,这是一个平台,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是一座桥梁,为我们教师传递了先进教学理念、方法的桥梁;又是一次征程,为我们教师新的征程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借用一句广告语“make the change”,让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让改变发生吧”!改变我们的理念,改变我们的教学,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附:杨金华随感一

杨金华随感二

杨金华随感三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033  |  本月访问: 4136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152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