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46次
2017年5月10日,烁玉流金。区科学课题组一行十余人来到了明珍实验学校,展开了本学期第三次课题研究活动,本次的研究主题是“课外种植活动的过程性指导与实施的研究”。对于这样的主题,来自五叶小学的陈淑桢老师和来自花山小学的李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精彩演绎。
陈老师的《叶绿素》一课面向的是三年级学生,针对三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等特点,陈老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把萃取叶绿素的步骤分解成捣碎、装袋、加酒精、剪袋、加食用油等数个小环节,通过教师的演示和ppt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果实、花、茎、种子和根中含不含叶绿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节课流程清晰,学生参与度较高,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李明老师的《我们来堆肥》一课,刚开始采用了师生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学过的土壤、制作肥料袋等相关内容,在学生对如何去堆肥产生兴趣之后,适时给学生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到室外去指导学生亲手去堆肥,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劳动技术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课是来自城西小学的潘璐璐老师《神奇的气流》,潘老师这节课以学生玩吸盘开始,给学生设置了“什么力量让吸盘吸住了”这么一个悬念,步步引导学生探究空气多少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两次吹乒乓球、吹机翼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气流的秘密,掌握伯努利原理的精髓。
中午短暂休息之后,课题组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议程。大家先集体学习了《浅谈小学科学的课外种植和养殖活动的开展》、《小学科学开展中长周期观察活动的策略》两篇文章,围绕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课外种植活动的过程性指导与实施的研究”对陈淑桢老师和李明老师的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大家一致肯定了两位老师在种植研究方面的努力,对课堂中出现的亮点进行了一一的评析,最终决定对“课外种植活动的过程性指导与实施的研究”这个研究主题进行长线研究,并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呈现到课题成果中去。
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课题组活动,他对三节教研课给予了好评,对三位老师课堂中的创新和突破进行了细致的评价。此外针对青年教师容易在教学中出现语言繁琐、课堂教学环节过多未能形成完备逻辑链的问题,姚老师也提出了解决方法——图解法,利用精美的ppt课件对相关的科学概念进行解读。最后,姚老师还对课题组利用团队力量集体研课、磨课,不断打造精品课推向大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课题组下个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即将实施的现在,我们借助课题组的集体力量不断发展,砥砺前行。
明珍实验学校 王钧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612 | 本月访问: 4193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10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