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植根乡土开发课程  传承文化享受生活--金坛区综合实践徐锁平名师工作室第27次活动掠影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15次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414日 ,我们徐锁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来到了直溪中心小学,开展第27次工作室专题活动。  

劳技与文化相融共生。第一个活动《剪纸蝴蝶》,美与创造技法共生。后阳小学的 王玮娟 老师以一首宋祖英的《长湖荡歌》,把全体师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向剪纸艺术,大家无不被歌曲背景中那充满艺术魅力的剪纸作品所折服,也就自然引出了本次活动内容:剪纸——蝴蝶。通过本活动的实践学习,学生既能正确运用剪纸方法剪出蝴蝶图案,创造美的形象,又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创造美的生活。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是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第一,体验创作的乐趣。第二,体验成功的喜悦。鼓励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实践,激发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第二个活动,《走进家乡美食――乌米饭》,美食与传统文化共赢。直溪中心小学的 杭静 老师将大家带进了美食课堂。通过讲述乌米饭的传说,感受传统的美食文化,品尝特制的乌米饭,捶打乌树叶汁等环节,全面了解乌米饭的制作工艺,享受传统美食的甜美。传统美食与文化相辅相成。 杭 老师以前开发过包馄饨包粽子等活动,勇于探索,将传统美食纳入了研究视野;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深度体验,这样的课堂,老师虽辛苦,带给学生快乐。“竹竿雀跃清姿影,木甑香飘暖馥风。甜糯入心情早醉,难辞盛意酒盈盅。”于学生而言,这样的美食课堂,多多益善。  

制作与研究相辅相成。课后,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对这两节课一一进行了点评。认为两位老师能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发富有情趣的劳技课程,大有可为。王玮娟老师身为美术老师,发挥自身特长,将校本资源与综合实践有机整合。杭静老师着眼传统美食,将其开发成系列活动。中国的传统美食源远流长,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吃的文化。将节日文化融进劳技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值得效仿和推广。  

能力与审美相得益彰。 徐锁平 老师指出,两个活动均能“结合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注重人文积淀,做有根的中国人。通过了解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自身生活”。这两个活动,一是具有开拓性,能将劳动与技术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整合;二是具有可操作性,步步为营,条理清晰,方法简单而实用;三是比较规范,从激发学生的制作情趣,到活动的拓展延续,有条不紊。  

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植根乡土,传承文化,结合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重新建构,值得深入思考。  

(供稿:河头小学殷惠惠)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377  |  本月访问: 4609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626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