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改变,从“心”开始——金坛区小学科学课题组茅麓小学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32次

 2017329 ,晨羲载曜。金坛区小学科学课题组11人聚于茅山脚下的茅麓小学进行本学期第二次课题研究,这一次的研究主题是“对教材中学生实践活动的再设计与开发”。秉持着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研究范畴,有详细的思考过程,有完整的反思提炼,力争在课题大框架下对每个小视角进行充分的演绎,使得点点繁星璀璨一片夜空。  

城西小学 潘璐璐 老师呈现了《“船吸现象”背后的奥秘》一课,她以“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两艘船只相撞引起的重大海难事故切入课题,引出船吸现象,然后分别用了“吹塑料片”、“吹纸张”、“吹乒乓球”、“吹水中的瓶盖”、“吹水雾”等几个活动来探寻船吸现象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简易的材料,简单的实验中去体悟其中的科学价值,最终获得了关于“伯努利原理”的认知。  

【评课议课: 潘 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衔接自然,实验材料简单易收集。选择的内容较为新颖,契合本次研究主题,针对小处着眼进行再设计,组织了好多个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匠心独具!】  

朱林小学 罗健 老师酝酿出了《暗盒里有什么》一课,他从“暗盒”定义入手,引导学生尝试撩开其中的面纱,准备了三种暗盒让学生研究,从最低层次的感官判断看、听、摇、晃、掂,再到实验工具的参与,逐步提高难度,逐层判断推测,并将研究形成的能力运用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暗盒,养成与科学家相类似的研究品质。  

【评课议课: 罗 老师这一节课是方法指导课型,着重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材料主动去尝试、去判断、去推测、去获知。由浅入深的指导能充分体现系统性、层次性,能关注到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状态,别出心裁!】  

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袁素英 老师展示了《改变》一课,她从《最强大脑》这个节目说开去,从“机器人”代入计划引发学生认识到创新刻不容缓,改变时不我待。通过从身边的改变范例出发,呈现“铅笔有多少种用途?”和“你能用10根吸管做什么?”两个活动来激励学生变换思考角度,尝试新的改变创新。  

【评课议课: 袁 老师的课堂具有新颖的观念意识,对高科技认知与追逐的目的性很强,引领学生从意识态度这个高度放大视角,也能放下身段从小处进行挖掘,独具慧眼!】  

教师发展中心 姚爱祥 老师全程参与此次研讨活动,他指出这次的主题是对教材中学生实践活动的再设计与开发,这是脱胎于教材的另辟蹊径,是新的摸索,也是一种改变,变得不落俗套,不拘一格。三位教师研课、上课的水平进步很大,并能始终贯彻我区科学课堂的基本框架“小切口,大板块,深指导”,并能基于这个架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构思,值得肯定,而在精细化实验活动和深入化课堂指导上还要继续锤炼。他提出,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吹响了新一轮的改革集结号,全区每位科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义无反顾,纵身投入,顺应这个潮流!  

改变,从“心”开始!从现在出发!  

   

(茅麓小学 邓云)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397  |  本月访问: 4611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628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