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44次
11月30日 下午,沐浴着难得一见的冬日暖阳,小学科学张俊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走进华罗庚实验学校,聆听了吴银娟和张懿两位年轻老师的“同题异构”《电磁铁》。“同题异构”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两位老师紧紧围绕“科学探究活动优化设计与呈现”这一主线,展现了两节风格迥异的教学。
不同的教学切入:吴银娟老师通过魔术导入,张懿老师通过实验导入,各有千秋。不同的教学方式:吴老师先用魔术紧紧抓住孩子们的眼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电磁铁,然后试试吸了多少根大头针,从中发现有的电磁铁吸得多有的吸得少,从而自然而然引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抛砖引玉、穿针引线;张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了相关的科学家故事,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张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叫“控制变量法”,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假设”、“保持不同条件”、“保持相同条件”等方面的回答非常准确到位。不同的教学风格:吴老师上课阳光有活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张老师说话干脆,课堂自主。
随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俊老师肯定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指出《电磁铁》中简单的“绕”,也许不同的学生就绕出不同的线圈,课堂中老师最好能演示一下。张老师和工作室成员一起探讨科学课堂中如何“先动脑后动手”,张校长特别强调实验之前需要问三个问题:你需要什么材料?你打算怎么做?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探究活动之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顾桂凤、尹小 燕两位 老师围绕《科学探究优化设计与呈现》为全体工作室成员做了微型讲坛,她们语言精练、深入切合平时教学实际,让工作室成员受益匪浅!
(图\李赟,文\沈小丽)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383 | 本月访问: 4610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626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