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38次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在初夏温文尔雅的脚步声中, 6月8日下午 ,金坛区徐锁平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一行十余人来到了美丽的后阳小学,开展了第20次活动。这次活动,我们着力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探究。
【第一环节:课堂教学展风采】
第一节课由后阳小学 王伟娟 老师执教《食品安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本节课是“食品安全”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教师经过观察发现有些学生午餐吃得快甚至不吃,却去小店买零食,既不卫生也不安全。食品的安全隐患,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安全。围绕食品,引导学生谈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再从“毒奶粉”引出“食品安全”,提出并记录各自思考的食品安全问题。接着教师指导各小组成员充分交流和分享,从中筛选出最具价值的问题,将其确定为研究主题,学生便进行后续研究。活动中,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提出了八类问题。
第二节课由西阳小学的 吴平 老师执教《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吴平 老师理念新颖,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借班上课,课前问卷,当堂统计并分析。通过审核、分类、统计、汇总和分析,掌握调查问卷调查整理与分析的一般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整个活动流程简单:课前成员完成调查,引出整理步骤,小组完成统计,分组汇总汇报,学生们都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各组员的作用,相机引入条形、扇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展示统计结果。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只需要输入数据,图表变自动生成,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环节:教学研讨共提升】
两节课后,大家展开了评课研讨活动。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畅谈了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后反思,接着工作室的成员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
工作室的成员们认为第一节课中, 王 老师的课,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角度选择问题,如何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而提出感兴趣、能研究的问题,则显得尤其重要。
吴 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参与热情高。教师通过条形图、扇形图,形象直观的表达了统计数据的含义。这节课是人文性工具性的完美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体现在每一个步骤,如教同学们如何直接操作输入数据,分析统计结果。但是由于受到学生的认知限制,整堂课学生对于数据统计结果背后的问题分析不到位。如果教师能从细小的问题入手,由浅入深,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掌握分析方法。
如何让研究性学习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利器,需要我们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从选择身边能研究的小课题入手,循序渐进地习得各类研究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建树。
徐锁平 老师鼓励大家,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结合自身的专长兴趣,寻找研究性学习的着力点,突破自身成长的瓶颈,获得专业发展的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的短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在领衔人徐锁平老师的带领下,在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上,边走边教,边教边学,我们在平凡、踏实的实践之路上探究着、实践着、收获着,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金坛区第二中学 杨月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536 | 本月访问: 4186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02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