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9次
五月如花绽心扉,芬芳酝酿着心声,花瓣轻舞着韵律。当五月的鲜花又一次开满大地之时,金坛区大德育推进组全体成员又一次齐聚在水北小学,参加课题组的第十九次活动。
品课:关注生活,链接社会
本次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研讨分别由水北小学的严薇、吴欣老师和来自直溪小学的陈靓老师执教,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三下《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五下《李奶奶身上的伤痕》及三下《不会说话的“朋友”》。三位老师精巧的设计,灵动的课堂,吸引着孩子们,更感染着听课的老师们。
严薇老师上课语气亲切而富有激情,以充满感染力的语言牵引着孩子们和她一起走进课堂。孩子们通过课前信息的搜集,从“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及活动“丰富多彩”三方面向大家作了汇报,一幅幅画面,生动再现了水小“绿色贝贝”的风采,严老师最后鼓励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听课的老师们进行介绍。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更增加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吴欣老师执教的《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以“南京大屠杀”为整节课的主线。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并分组做成了课件。课始,吴老师以数据入手,让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有了深刻的印象。“转轴拨弦三两下,未成曲调先有情”。在一段凄凉的音乐渲染下,整个课堂有了凝重、凄凉的基调。随即引导学生交流南京大屠杀及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参插了学生制作的课件,由学生播放了一组组震撼人心的照片,并配上了学生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更多触目惊心的史实,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又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触动与震撼。最后吴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分析了侵华原因,并结合了前文的内容,扩充了三大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了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陈靓老师执教的是《不会说话的“朋友”》,整节课板块清晰,设计新颖有趣,活动丰富多彩。教学中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让学生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通过汇报课前调查,选取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力。最后,陈老师设计了为小区请“朋友”活动,这一活动设计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写写、画画、贴贴,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公用设施是人们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形成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评课:交流得失,思维碰撞
三节研究课结束之后,大家顾不上休息,在课题组长贺国财老师的主持下,评课环节就开始了。针对三节课,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谈着。曹文华老师认为,严老师的课堂中用角色点染了孩子的热情,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激发。李娟老师觉得,吴老师的课堂情境创设到位,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紧张的气氛中,扣人心弦并步步深入,课堂上适时的交流、互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谢小静老师认为,陈老师的品德课能抓住“生活”这一主线,抓住恰当的情感体验切入点,创设适当的情感体验情境,运用适当的情感体验方法。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替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说说话,从而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那些惨遭破坏的公用设施的感受,表达对那些破坏公用设施的人的反感和谴责。练薇薇老师从另一个高度点评了这节课,她觉得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活用教材,以“朋友”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谢美琴老师觉得,严老师的《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这一课,能引导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调查、采访、“当小导游”等活动以及小组学习、讨论等学习形式,加深学生对学校整体的了解。同时通过“夸夸我的学校”这一环节的设计,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李卫老师认为,吴老师的课堂能通过大量真实的图文资料让“南京大屠杀”在孩子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受,能将由此激发出的愤怒回归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既准确把握课程纲要,立足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又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养成独立思辨之品质。
课题组长贺国财老师充分地肯定了大家的发言,他指出:“回归生活”体现了品德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磨课:集思广益,磨出智慧
本次活动,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为三位即将参加常州市品德评优课和区品德展示活动的老师进行磨课。大家纷纷发言,为执教老师出谋划策。最后课题组组长贺国财老师着重强调,备课首先要充分关注教材;其次,在课堂中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活动是为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而服务的。同时,他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一名品德人,大家深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更多热爱品德、热爱生活的人加入到这样的团队中来。
一次研讨活动,一场精神大餐。大家在品德中相遇、成长、提升、改变。活动结束时,太阳已经落山,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每位成员载着满满收获继续前行在品德课程的探究之路上……
供稿:金坛区水北小学 吴欣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637 | 本月访问: 4196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13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