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96次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2015年10月20日下午 ,金坛区大德育课题组全体老师携着满腔热忱迈进了城西小学的课堂,展开了课题组第14次教学研究活动。活动进程如下:
一、立足课堂教学
活动伊始,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城西小学曹文华老师和蔡建兰老师执教的两节品德课堂教学。第一节课由曹文华老师在三(3)班执教《品德与社会》上册中的第5课《我不耍赖皮》。第二节课由蔡建兰老师在一(5)班执教《品德与生活》上册第6课《盼盼迟到了》。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课后,老师们进行了激烈地交流讨论,就两节公开课中的亮点与不足诚挚地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集众人智慧提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课堂教学认识的新视角。两节课的执教老师都能依据新课程理念指导,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活动来激发品德认知,抓取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动手活动中习得方法,促进良好品德地维系与发展。在加强课堂预设的可操控性方面,执教老师在学生活动预设时还要精细一些,相似性活动在比较中选取综合性更适合学生的为妙。
二、增进理论素养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老师。我们课题组在扎实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不忘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本次活动中,李娟老师为全体成员带来了《<品德教学如何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研修总结》一文,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尝试的几个方面:1.顺应童心,乐中悟得;2.融入生活,激活真情;3.情境体验,唤醒真爱;4.走近生态,回归生活。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问题,面临着各种关系,他们有各种困惑,教师要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他们在建构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三、提出教研方向
课题组长贺国财老师还就课堂教学和今后教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钻研的方向作出了明确地指导,指出教学环节不要过杂、活动内容不必过多,要做到一课一得,要注意引导孩子们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去选择、去认识,让儿童的道德生命在生活的鲜活土壤里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供稿 城西小学 曹文华)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4002 | 本月访问: 4232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49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