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49次
10月21日 下午,小学科学探究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了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后阳小学杨建华老师和常胜小学沈小丽老师分别执教了《简单电路》和《神奇的水》两节随堂课。两位老师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思路,从不同的侧重点,分别演绎出了共同的课堂精彩。
杨老师执教的《简单电路》,注重抓住学生们在科学探究中探究方式方法的设计与运用,以介绍亿晶楼开始,顺利引入探究简单电路结构为过程,充分的做到了让学生们质疑、预测、设计实验方案、讨论讲解实验方案并进行改进等科学素养的有效提高与历练,其中学生们主动发表各自的实验设计方案和讨论改进自己或其他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与注意点。其中,杨老师现场让学生上台利用电脑画导线连接图,让学生将他们设想好的探究方案通过贴图的方式贴到黑板上为本节课的亮点,整节课抓住一个活动内容,充分做到了“挖深挖透”的效果。
沈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水》,注重抓住学生们在科学探究中的兴趣点,课堂开始,沈老师利用粉笔、纸条、塑料棒、玻片、红墨水为主要活动材料,让学生们产生为什么水会往上爬?是什么原因使水不停的往上爬?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然后沈老师继续让学生们利用一片玻片和两片玻片放入红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其中的对比,顺利的让学生们明白是物体的空隙决定了水往上爬的原因;第二部分沈老师还利用滴管滴硬币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们预测,操作,记录,发现一枚小小的硬币上能滴上那么多超过心理预测数量的水滴,从而顺利引入本节课的第二个课堂目标,水的表面张力;整节课下来,沈老师着重注意学生探究实验前的预测、操作、记录等环节,使得本课知识点换换相扣,目标达成层层递进。
其次,在课例点评环节薛埠小学顾桂凤老师和建昌小学李赟老师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期间大家也都各抒己见、有条不紊的分别发表了各自对两位上课老师的心情付出所得出的感想与反思。
顾老师从课堂教学细节上重点评价了杨老师的课,认为孙老师课堂中在介绍探究实验材料部分非常细致入微,同时也充分做到了让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设计、去探究;当然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如课堂中的活动设计如何更加紧凑有层次,课堂板书如何有效的衔接整结课堂等。
李老师从课堂探究实验材料的选择环节重点评价了沈老师的课,认为沈老师的课堂探究材料选择简单有效,同时又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活动的设计指向性明确;同时也指出,若能重新整合一下探究实验的设计,让环节更紧凑,课堂过渡衔接部分更加平顺,实验记录单的设计更加简洁有效一点,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接着,由江苏省“杏坛杯”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西城实验小学姚星老师介绍了自己参赛的经历和收获。他认为参加优课评比要把握五个要点:一是课堂氛围要好,设计的活动要新颖有趣;二是选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材料,或有特点的材料;三是外出上课,不设计对外界环境要求特别高的课;四是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五是外出上课,实验材料最好自己携带。并对我区小学科学优秀而给力的团队的智力支持表示由衷地感谢。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张俊老师针对课堂教学作了三点强调:一是学生的课前学情分析很重要;二是正式上课之前的课前交流很重要;三是在实验探究之前,应让学生说说“怎么做?应注意些什么?很重要”。同时,还强调课堂中的实时评价也同样很重要。另外,他还建议我们大家要用平常心来对待自己,利用平台来成长自己,善于反思来提升自己。
(建昌小学 李 赟 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4013 | 本月访问: 4234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50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