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0次
6月10日中午,金坛市小学科学沙龙组全体成员来到金坛市河滨小学开展沙龙组第31次活动。活动期间,我们不仅受到了河滨小学校领导以及老师们的热情接待,还感受到了河滨小学孩子们优秀的科学素养。
本次活动,主要按以下三个环节进行。首先是由河滨小学 李平老师、华城小学 宋健美老师、常胜小学 吕国庆老师,分别执教《植物的繁殖》、《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呼吸》三节精彩的科学课研究课。然后是课例点评环节,此环节期间大家各抒己见、有条不紊的分别发表了各自对三位上课老师的心情付出所得出的感想与反思。活动最后,大家分别结合各自子课题,讨论了实现“儿童”的科学课堂,最佳的教学策略是哪些?同时针对教学策略的讨论,大家分别对实现这些策略的依据以及如何运用得更有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以上讨论大家都对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下面,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在科学探究研究展示环节中,三位老师通过不同的课题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分别演绎出了课堂的精彩。
李平 老师所执教的《植物的繁殖》一课注重抓住“儿童”在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方式的改进,另辟西进的结合课前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与整合,让同学们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还精心准备了认种子、搞扦插的活动,充分通过知识科普,动手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与历练,其中李老师精心准备的甘薯花、香蕉种子的科普研究让学生们学习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并将植物的有性繁殖整与无性繁殖讲到位,充分做到了将本课主要目标挖深挖透的效果。
宋建美 老师所执教的《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注重抓住“儿童”在科学探究活动材料优化的改进,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的内容,但却大胆的用在了五年级的学生身上,课堂开始,宋老师利用细致的将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并指导学生们多动手探究,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切片与人血细胞切片并画图的活动,让学生们明白细胞结构与形状正与积木一样,是搭建生命体的基本要素;观察完毕后,宋老师还精心指导学生们自己尝试制作洋葱表皮切片,并将自己制作的切片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整节课的设计与选择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与兴趣,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很有条理性。
吕国庆 老师所执教的《呼吸》一课注重抓住“儿童”在科学探究活动思维优化的改进,利用学生对二氧化碳已学知识的了解,结合初中排水法制取二氧化碳并观察点燃的火柴在瓶内燃烧时间与空气在瓶内时间的对比,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所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为二氧化碳,少部分为空气残留;接下来,吕老师还进一步针对鱼的呼吸方式原理与作用的研究有针对的引出人在火灾中应如何正确的避险与逃离。以上内容学生虽然在平时生活学习中都有过了解,但是真正的深入思维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却是没有过的,吕老师正是根据这一出发设计了这节创新课,整个过程条理清晰,学生们对火灾避险的方法学习的很深刻。
在课例点评环节中,大家都各抒己见、有条不紊的分别发表了各自对三位上课老师的心情付出所得出的感想与反思。沙龙组领衔人戴校还对李平老师的课进行了重点评价与改进,戴校首先肯定了李老师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认为扦插活动的设计非常的新颖,可以重点拿出来好好研究深研究透,作为本节课设计的主要大环节,可以该进程利用这个活动作为整节课穿针引线的骨架,在深入挖深这个活动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入知识的科普,可能这样的结构改进会更有效。还激烈的讨论中,还有许多老师说道宋老师的课,用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六年级显微镜的知识,并且将显微镜的构造与用法学会学透,这本身就是很难的了。针对吕老师的创新课,所有老师都对吕老师设计课的想法给与了肯定,认为这样的创新是很难得的,在探究活动中还深刻的加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最后,在沙龙全体成员的共同探讨下,我们大家都节课各自的子课题,对实现“儿童”的科学课堂最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与深入的交流讨论,未来将根据以上策略有针对的写出相关的课例与论文,主要是针对在沙龙研究中的探究课进行反思与策略验证。最后,戴校还鼓励大家平时多写一些文章,充实自己的薄弱环节,写作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多写,多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进一步的将撰写论文的水平提高上去。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大家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在教育教学中也好、课题研究中也罢,只有自己真正用心去思考了;主动去探究了;反复去改进了;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祝愿沙龙的全体成员都能朝的自己的目标方向,更进一步!
(建昌小学 李 赟 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996 | 本月访问: 4232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48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