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96次
4月8号,四月的天气,如小孩的脸,变化多端。虽倒春寒不期而至,但迎来了阳光,一大早金坛市儿童的科学沙龙组一行,如期来到天荒湖畔的建昌小学开展研讨活动,建昌小学的领导、老师也参与了听课活动。
上午是课堂教学研讨,内容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生命单元的序列课:《食物与种子》和《根和茎》。教学中两位老师从自己的子课题研究方向入手,钻研教材,优化儿童探究材料,设计儿童的探究活动,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做出有益的探索,使得团队成员也受益匪浅。《果实与种子》这一课是这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课,对本单元的学习起到了开启全文的作用。杨丽老师执教第一课时,选取易得的材料——蚕豆种子,启发学生思考:小小的一粒种子播种到土壤里,就能慢慢破土而出,渐渐长大,最终还能结出更多的蚕豆来,那这颗蚕豆的种子里究竟有些什么呢?鼓励学生思考,并画出自己的想法后,又带领学生解剖蚕豆种子,指导操作观察记录,解开疑团。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对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内部构造有了真实的认识和深切的体会。
第二节课李赟老师的课更有趣味。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植物的根茎及其种类和作用,李赟老师在课前去田间地头找了很多植物,葱、蒜、油菜等。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根系的两种主要类型、茎的四种常见类型。最为精彩是导入部分,李老师把不同天数浸泡的蚕豆种子依次呈现在学生面前,种子发芽生根这一过程,特别是根芽的发展变化过程得以清晰可见。让学生直观、短时内感受到了不同时期、不同生命时段的种子形态。
下午课题组成员围绕子课题各抒己见,针对“儿童”的探究材料的优化、探究活动的设计、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科学课堂的评价,探讨可行的实施策略,儿童探究材料四个层面,从优化的原则到具体实施策略的归纳,每个策略又分成一级策略和二级子策略。大家就实施策略的归纳、提炼和实施效果如何评判,作了深入探讨。
最后课题组负责人 戴振华作了总结,要求每位参与教师提高参与的深入度。针对不同教龄层次的教师,要求每次活动写一篇研究经验总结(论文),在些基础上,来作交流和探讨,更具有对话的意义。相信处于攻坚阶段的课题研究,每个人的认真而深入的实践,将对其专业成长发挥有效支撑。(常胜小学 吕国庆)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962 | 本月访问: 4228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45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