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97次
12月10日 ,金坛市科学沙龙团队暨课题组一行16人来到水北小学开展研究活动。上午的活动是对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同题异构,由殷芹老师、尹小燕老师和周媛老师执教。三位教师各带着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课堂,给水北小学的师生,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采和对“儿童”科学课堂的理解。下午则进行了评课和专题沙龙研讨。
课堂中,殷芹 老师镇定自如,对教材知识点和实验过程把握非常到位,注重讲和做的衔接,整个课堂行云流水,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享受到了科学探究的快乐。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材料的选择上,都令人称赞,尤其是对半导体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科学的魅力。尹小燕老师的课堂,注重了情感的渗透和实际操作的体验,尤其是引导学生对整个电路的自检和对测试材料的检测,体现了科学教学的核心——过程与方法。有的环节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让全班学生手拉手测试验电球的导电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周媛老师在教材处理上有自己的匠心独具,她从导入就紧扣课题,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前置,新授环节都是围绕学生体验和感悟,这种演绎法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中午,首先由三位教师从自己所在的子课题出发对教学设计作了介绍,成员们对三位执教老师做了热烈的评课。领衔人戴振华老师在评课中指出,这个内容,在市青年教师展示课上过,同样的内容,能不能有新的设计,新的突破。今天的课堂上,则看到了许多亮点,令人振奋。如有的课侧重在对半导体的研究,重点放在导体与绝缘体转化条件的研究上;有的课则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有的课侧重点在活动上下功夫,要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并期望“儿童”的科学课堂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简单的科学课;二是,有趣的科学课;三是,写信科学道理的科学课。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实现“三个转化”: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思维后能回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事和物;三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儿童喜爱的活动。同时,对沙龙团队和课题组的后期研究提出建议,这些建议给了大家较多的思考和启发。
下午,各子课题先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研究方向的课堂观察量表的制定。再大组沙龙研讨。本次讨论的课堂观察要素量表,是在上次初稿的基础上进行的,各成员对上次讨论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精炼,最终三个子课题都形成了自己的课堂观察量表。
通过此次活动,各子课题形成了初步的课堂观察量表,明确了今后课堂上关注的焦点,为实施策略的归纳,提供了重要凭借。相信沿着这个方向,我们的脚步会越来越清晰、扎实!
(水北小学 尹小燕供稿)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962 | 本月访问: 4228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45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