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有效设计活动  丰富品德课堂—— 记金坛市品德课程课题组第六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60次

 1127 下午,金坛市品德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们再一次相聚在一起,原以为会下雨的天气,没想到却是晴天,天公作美,这一次,活动的地点设在直溪小学。  

活动分两个环节:  

白塔小学的张小军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的《衣食的来源》,这一节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所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开始,张老师就通过让学生从袋子里面摸农产品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营造了积极地课堂氛围;紧接着,张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来带领学生认识农产品,了解相关农产品的信息;最后,张老师通过向学生赠送小礼物,要求学生观察食品的配料表,了解袋装食品中的主要成分,寻找食品原料的来源,学生的反响很热烈。  

直溪小学的徐斌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的《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也是一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徐老师一开始就设计了掂乒乓球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并在课堂中用乒乓球引出塑料的特点,前后呼应;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组进行塑料特点探索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学最后徐老师巧妙设计了塑料创意大赛,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  

两节课后,我们所有课题组成员来到了会议室,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探讨交流,每位课题组成员都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对课堂中出色的亮点表达赞赏,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虽然执教品德课程的时间不长,但是都有各自的风格特征,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最后,课题组的周涛锋组长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总结:首先,组织开展活动时,活动的目标要明确。两位老师选的都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做聪明的消费者。《衣食的来源》这一课要紧紧地抓住“来源”展开,教学中不光引导学生了解衣食的来源,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教学中,徐老师巧妙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通过主动探究和比较,了解了塑料的特点,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其次,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注重资源的整合。活动所需的材料要仔细筛选,要注重资源的多元化,尽量不要重复。《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分组活动,更要考虑材料的选择要广泛,具有代表性,要能很好地体现塑料的特点;第三,整个教学过程中,活动设计要精挑细选,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位组员的分工,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很快就到了活动结束的时候,大家在本次的活动中都收获很多,我们相约下次活动再见!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3964  |  本月访问: 4229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45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