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63次
5月27日,农田里正在如火如荼的收获着,空气中弥漫着麦子成熟的味道,“大德育”课题推进组成员也在这样一个忙碌的日子里相聚在金坛市河头小学,从课题组成立以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德育背景下“儿童化的品德” 有效性研究,我们从金坛市的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相聚了4次。伴随着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大德育”课题推进研究组第四次活动拉开了帷幕。
河头小学的贺国财老师为我们执教了四年级的《怎样和他联系》,贺老师基于本班农村孩子的现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贺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意和孩子们的互动,多次开展基于儿童生活的活动,创设情境源于儿童的生活,让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接着,河头小学的潘丽萍老师为我们执教了二年级的《我与小动物》,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温和大方。教学植根于小朋友的生活。潘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一学小动物的样子和叫声,做一做动物明星卡,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了解动物的兴趣,更激发小朋友保护小动物的欲望。
两节课后,课题组的成员们齐聚会议室,曹文华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张扬儿童天性,让道德教育充满童味》,理论学习告诉我们,思品课程应遵循“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品德教学应从“小”开始,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近”起步,感受“亲其师,信其道”;从“趣”着眼,实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尽管我们中有很多只是品德的兼职教师,但仍然抱着一颗热忱的心去积极研讨。老师们认为,这两节课教学资源丰富,活动情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以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生成课堂活动内容,课堂内容从教材扩展到对孩子成长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尤其是他们的小事、趣事。
活动最后, “大德育”课题推进组经验丰富的组长贺国财老师给组员们提了几点建议:基于大德育的儿童化的研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尝试从学生生活的问题入手,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方向。他还建议老师们应认真研读品德课程标准,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要多读品德类专业书籍,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在钻研中积累,在学习中积淀。
短暂而又充实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一次活动,课题组的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是学生道德学习的主阵地。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以至真至纯的情感,以儿童的视野去走向思想品德教小学这一美妙的乐曲,让儿童在充满童味的道德教育中健康成长。
(供稿:汤庄小学 蒋翠娥)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4048 | 本月访问: 4237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254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