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7次
5月22日 这天,我们课题组一行来到了觅渡教育集团广化小学,参加了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区域展示活动。
活动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怀德苑朱艺明执教的《我与小动物》一课, 朱 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巧妙设计活动,分别从“喜欢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三个方面入手,带领孩子们走进动物王国。觅渡教育集团 杨小燕 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品德下册《我的这六年》。作为六年级学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临近毕业,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比别的学生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而 杨 老师又是和学生朝夕相处了四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对学生比较了解,这一切的因素在课堂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节课中, 杨 老师分别从“成长”、“抒怀”、“感恩”三个方面带领学生回顾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截取了学生生活中的典型的画面,筛选了承载六年回忆的物品,为学生搭设了表达的平台,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一起分享了成长过程中的喜与忧,进而正确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人和朋友,要懂得感恩并学会感恩。
两节课后,在常州教研室王俊教研员的主持下,执教老师各区代表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了评课。总体来说,这两节课都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在体验中发展。
一、创设情境,营造真情课堂。
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都能借助多媒体,通过一幅幅照片,帮助学生回忆曾经的生活情节,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以真情点燃真情,以真情传递真情。《我与小动物》一课教学中, 朱 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小动物,树立保护小动物的思想,出示了许多动物被猎杀的照片,激发了学生对猎杀者的痛恨,也增强了学生保护小动物的责任感。《我的这六年》的教学中,伴随着一阵深情的音乐,班级学生的一幅幅照片便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视野中, 杨 老师的真情旁白帮助学生回忆起那曾经历过的生活情节,或个人展示,或集体聚会,或校园生活,给学生以强烈的内心触动。
二、师生互动,演绎灵动课堂。
品德教育是建立在学生活生活基础之上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的艰辛,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体验,形成感悟。
《我与小动物》上课伊始, 朱 老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游戏活动: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纷纷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扮演小猫、小狗、公鸡、大象等,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我的这六年》教学中, 杨 老师陪同学生一起经历了:成长、抒怀、感恩三个环节。无论是哪个环节,我们都能看到师生互动的身影:或师生交流,启发谈话,或视频展示,或真情告白……这些方式的有效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中,这样的活动贯穿始终,很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平台,使课堂灵动起来,达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三、融入生活,回归本真课堂。
从品德的课程性质我们可以看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特征。课标是这样描述的:“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我的这六年》这节课中, 杨 老师始终遵循这一原则,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课堂教学。从“母校给你的美好回忆”——一幅幅真实的照片,到“你觉得,这六年来,你都有哪些变化”,帮助学生回归生活,引起生活的记忆。从“看了她们一些心灵的对话,你们都读懂了什么?”,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鼓励学生进行真情告白。
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再次得到了升华,这将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和思考。
(金坛市社头小学 周涛峰 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33 | 本月访问: 4375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91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