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在规则中寻觅个体的自由——综合类课程“备课—效率”系列活动主题研讨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57次

49日中午,在市研训中心姚老师的领导下,我市各小学综合类教育的分管领导及成员相聚在金城镇中心小学,集体学习了综合类课程备课效率系列主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我市五名综合类学科的领头羊分别向我们阐述了各自在常年工作中关于“备课—效率”方面的经验理论,使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研讨中对各自的平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工作进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下面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情况。  

   

科学——从“规范”走向“精致”  

首先,由市实验小学张俊校长与金城小学戴振华主任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各自谈了小学科学教学关于“备课—效率”方面的各自看法,双方各自通过三大板块作为引导框架,指出小学科学课堂备课的目标与方向。  

张校本次研讨的活动题目是《从“规范”走向“精致”——怎样备好小学科学课》,主要通过:“何为备课?备什么?怎么备?”三个方向深入解释了小学科学效率备课的内涵与精髓。  

关于备课的内涵的理解:  

第一、备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文本”,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物化的“作品”。  

第二、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觉醒、校正、丰富的过程。  

第三、备课需要一种理性意识,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远保持一种不信任、不满足的态度,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智态度,并在这样不断的理性反思中走向专业的成熟。  

关于备课的意义:  

小学科学备课是教师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前提,是促进小学科学教师理性地思考教学,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发展(师生双赢)的主要凭借。  

接下来,张校以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学生关于“鸟”的前概念来源)以及金城小学黄海燕老师的自编课堂实例(《玩乒乓球》)作为引子,明确向我们讲述了备课效率中关于备学生这一项的重要性,通过实际的经历与感受,使在座老师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戴主任的研讨主题是《“儿童化”备课中的“变”与“立”—— 例谈小学科学课程如何有效备课》,主要通过:“为何备?备什么?怎么备?”三个方面解释了他对于小学科学效率备课的理解与认识。  

关于“儿童化”备课的意义:  

一、备课要指向人性的尊重与关怀;  

二、备课要指向教育是为了成长儿童;  

科学课程的备课原则:  

一、科学性:科学概念、科学语言、科学方法、科学思维;  

二、学科性:学科特点(科学探究为核心,三维目标);  

三、整体性:目标的层级性、内容的综合性、方法的系统性;  

“儿童化”备课的标志:  

一、童情:科学课堂里闪现出的儿童情怀。  

二、童趣:指科学学习具有趣味性。   

三、童生:关注儿童的生活,了解儿童学习基础和身心特点。  

四、童长:儿童的个性化、多元化全面发展。  

同时,戴主任还针对其“儿童化”备课的理念,结合其教学中的实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向我们阐述其观点的可行性与规范性。通过课堂实例,戴主任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原因一一例举,明确与深化改革课堂的材料,教材的重组等等,使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  

   

品德——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来自河头小学的贺国财主任作为品德课程的代表,从其常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出发,以接地气的方式向大家深入阐述了小学思品课堂的效率备课的独到看法,同时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工作中的不足与改良方向。  

贺主任本次研讨的题目是《功不唐捐——关于品德课程备课的一些思考》,主要通过:“我们曾经如何做?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还可以这样做......”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小学思品课堂的核心目标。  

品德课程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具有导向功能,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也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教学目标为教师加工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提供了根据。   

与“教材文本”对话:  

教材作为一种文本,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利用的资源。它既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又是学生学习的对话伙伴。打开教材,呈现在眼前的或是一张张绚丽的图片,或是一个个可爱的人物,或是一段段亲切的话语,或是一个个富有启发的问题。文本呈现的内容富有童心、童真、童趣,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逻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所提供的资源,巧妙地运用,灵活地选择,精心地处理,从而达到有效地整合。   

贺主任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还向我们大家阐述了品德课堂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课型、探究学习课型以及社会实践课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转变,使得小学品德课堂通过教师的效率备课,变得不那么一成不变。  

   

综合实践——从模糊走向规范  

后阳小学张文华主任与白塔小学陈月萍主任分别从各自的教学理解角度出发,向大家讲解了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效率备课的核心目标与精华。同时,通过研讨活动的讲解,从一线综实教师的实际工作出发,引出其对综合实践效率备课的核心理解。  

张主任本次研讨的活动主题是《从模糊走向规范——谈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之要求》,通过一张一线综合实践教师的备课笔记照片作为起点,向我们明确讲解了其对综实课堂效率备课的理解。  

张主任指出的实际情况有一下一些方面:  

一、学期教学目标的常见问题  

1.不关注能力目标  

2.不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将所有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堆积  

二、学期活动安排的常见问题  

1.教学内容较少  

2.缺少计划性  

3.内容单一  

三、学期教学策略的常见问题  

空洞无可操作性  

四、教学内容选择的常见问题  

1.各校内容要求不统一  

2.内容安排较随意  

通过以上实际情况的展现,张主任通过其常年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向大家一一解释了这些问题的可规避性以及改良与拓展的方式,通过其接地气的阐述方式,使得在座老师不仅明白了改良的方向,也更加理解了备好综合实践课堂的突破点,使得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找到了抓手,从而有的放失。  

陈主任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思考的力量——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之目标与内容 》,因其常年工作与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深入指出了综合实践课堂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了三个方面的理解。  

备课现状  

1.信手拈来,网络参考,缺少独创,目标游离,内容随意。   

2.活动不能形成有机序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发展中循序渐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学生能力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备目标  

1.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都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2.目标含糊了,活动的实施过程往往会变成活动方式的简单重复,活动价值便会丧失,备课就无效了。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力取向”的课程,其能力目标的清晰设计和有效达成,直接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   

备内容  

1.依托学校及地区特色设计内容。  

2.尊重学生生活和意愿选取内容。  

陈主任通过其所教授的五年级综合实际的课堂实例作为例举,向我们大家深刻阐述了以上思考的理解与实际执行方式,对我们还处在困惑阶段的老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在规则中寻觅个体的自由  

活动最后,由姚老师向我们在座的所有老师阐述了本次活动的出发点与目的。姚老师指出,教师的课堂表现形式与方式在备课阶段应该是自由的,畅所欲言的,但并不表示是可以随意改变的,这必须要体现在一定的规则制度之下,而规范的备课要求与效率的备课方式便是这样的一种制度。我们应当在这样的规则制度之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思索,使得我们的课堂备课更加的有效,更加的吸引学生,更加的体现效率。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33  |  本月访问: 4375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91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