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奏响充满魅力的“儿童和声”——“儿童的科学”第十七次沙龙团队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2次

为了更好地关注儿童、优化教学, 1218 ,金坛市小学科学“儿童的科学”沙龙组全体成员来到河头小学,在沙龙团队顾问、市研训中心 姚爱祥 老师和华城小学李文忠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第十七次沙龙团队活动。  

本次活动以“优化儿童探究材料,关注儿童思维发展,指导儿童探究设计”为主题,河头小学的 田恬 老师、华城小学的 宋建美 老师和水北小学的 尹小燕 老师等三位老师同题会课,分别执教了《肺和呼吸》。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呼吸循环系统单元中的第二课,学生在课前已经认识了人的呼吸,之前也学习过空气、消化系统,对身体器官有初步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三位上课老师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入手,围绕“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是否一样”,让学生先预测,再设计探究方法,比较两种气体的区别,从而构建新的科学概念。整个课堂学生探究趣味浓、气氛活跃,充分展示了“儿童的科学”理念为教学带来的新思路。这三节课虽都是围绕着相同的内容,但三位教师截然不同的巧妙构思,所呈现出来的课堂表现也是异彩纷呈,叫人叹为观止。  

听课结束,市研训中心 姚 老师对三节课的课堂教学给予了积极肯定。同时指出,同题异构,要在“异”上做足文章;同样的目标,通过不同的设计来呈现;要突出“儿童”的过程性探究活动设计,关注儿童的交流,并给予积极应对。此外,他还指出:在沙龙组这个团队里,既有在学科教学上站得住脚、说得上话的原课题组成员,也有充满工作热情的年轻教师,沙龙组的研究课题《基于“儿童”的科学课堂实施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江苏省立项课题,大家一定要抓住机遇,坚持好的传统,关注儿童、关注课堂,认认真真搞教学、踏踏实实做研究,努力做一名对课程有一定理解、对教学有一定思想的老师。随后,大家就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从儿童化科学探究材料的设计、儿童化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儿童化科学思维的引领和儿童化科学课堂的评价等四个纬度入手,围绕教学设计、关注细节、材料重组、提升思维“含金量”、环节调整等方面各执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了详细点评。“同题异构”作为探寻“儿童科学”理想课堂的一种路径,点燃了大家思维的火花,言之有物的“真知灼见”引领着“儿童科学”追梦人对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思辨性思考。大家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中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达到了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更丰盈、更具张力的研讨效果。如果说“异”能充分彰显教师的个性,那么“同”则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高度认同,拨动异同的和弦,共享团队成员的彼此教育智慧,相信这首双赢的乐曲定会奏出魅力的“儿童和声”!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沙龙团队领衔人 戴振华 老师交流了总课题的研究方案,各个子课题组长也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提出自己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大家在交流中明确了“儿童科学”概念的界定,找到了总课题和子课题研究的共同点。沙龙组顾问李文忠校长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并指出:课题研究的重点要突出“儿童化”,立足点是儿童的知识,儿童的经验;方向是实施策略的研究;在优化设计环节上,要从儿童知识经验利用,引起学习兴趣,发展经验;在探究材料优化环节上,如何从常规材料,到创新型材料的准备与呈现,要体现儿童化与优化;在学生思维培训环节上,应通过各种环节、材料、活动,来训练儿童科学思维,达到研究目标;在学生评价环节上,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科学评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沙龙组成员要多用文献研究法,学习其它人的先进研究经验,提供有效参考,形成有效科研。   

找到了方向,再远的路都只在脚下。在课题的引领下,一群“儿童科学”的追梦人,又将重新出发,越行越远!  

                     供稿:王明科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7  |  本月访问: 4373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90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