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9次
2013年10月30日 — 10月31日 ,在常州市第二中学举办了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来自各区、市的14位选手,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市社头小学的吴慧俊老师和直溪中心小学的杭静老师,分别取得了总分第一名和第六名的优异成绩,最终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在两天的比赛中,选手们参加了教学理论测试、粉笔字现场书写、即兴演讲、才艺展示、教学活动设计、ppt制作和20分钟教学模拟,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我市的两位选手依照比赛规则,在我市综合实践课题组和理论组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展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理论修养与精湛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比赛评委的好评,充分展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整体实力。本次基本功比赛,我市经过了细致的组织部署,研训中心对本次比赛详尽规划,细致培训,经过了三轮的模拟经历。
一、目标明确,坚持“破”与“立”的统一。
2009年底我市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和理论组,在市研训中心的规划下,以各成员所在学校为教研活动基地,每月定期举行了各类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由课题指导组成员商讨、确定研究主题;由课题组成员或基地学校教师依据研究的方向来确定活动的内容,并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由金坛市本课程中心组成员轮流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
在课题研究中,树立“破”与“立”的课程建设理念,打破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路,尝试建立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树立儿童中心的观点,尝试更为符合课程本意的改革,更为符合儿童学习本质的课堂。建设实效性的课堂,要做到课堂活动有体验,活动有趣易操作,实践真实有收获。教师要胸怀世界,放开眼界,放开手脚,建立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并且结合区域特色,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独特的课程,属于自己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活动,让师生都能快乐成长。
二、团队协作,促进地区课程建设。
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的成员就《立足区域实际,建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性教学内容以及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研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实践研究,交流产生智慧,碰撞启迪思维,开创了我市综合实践活动的新局面,对各自的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研究,课堂之中始终树立孩子课堂主角的地位,以活动为课堂的主渠道,让活动课程深入到师生内心,使课程具有了鲜活的生命。
三、共同成长,师生互惠同享成果。
三年来,理论组、课题组的成员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依托省编教材《劳动与技术》的有效实施,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水平,在2013年春学期,我市进行了首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综合测试,为课程的有效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而在4月的常州市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中,我市也取得了佳绩,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带来的直接收益。
课程成长了学生,也成就着教师。我市一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专职化,促进着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也进一步提高了课程的指导水平,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课题组成员在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比赛中均取得佳绩,周芳老师更是获得省劳动与技术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各成员有40多篇论文发表或在各级各类获奖,理论组成员制定了区域课程实施规划,课堂教学评价指导,区域课程整体发展目标;课题组以编写区域性教学资源包为目标,通过了“六步走”的形式:依据课题研究目标商讨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课堂实践;课后教学研讨;初步形成个案;组内案例研讨;形成资源包,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区域性教材”的编写,正进入实验阶段,《美丽而神奇的昆中世界》、《纸藤花的制作》、《童眼看清明》、《班级窗台创意设计》等有着较强区域特色,实施性与指导性都较强,适合本区域的科学实施。
实践活动,
课改春意浓,
凝心聚首群英汇,
培养师生出众。
让体验贯始终,
令课堂乐无穷,
课程丰满无限,
师生同乐其中。
这次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基本功的比赛,让我们享受了耕耘的乐趣,品尝到丰收的甘甜,分享了智慧的果实,但我们的探究步伐不会停止,将更加坚实的向前迈进,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门课程。
吴慧俊老师在基本功比赛中一曲《今天》表白了我们的心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於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於 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
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组、课题组 茅麓小学李晖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6 | 本月访问: 4372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89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