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走近“儿童”  同享精彩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66次

走近“儿童” 同享精彩  

   

——金坛市小学科学“儿童的科学”沙龙团队暨课题组第十三次活动报道  

   

201369日,气候宜人、凉风习习,金坛市小学科学“儿童的科学”沙龙组成员齐聚华城实验小学,听课、评课、理论学习、沙龙研讨,有序、有趣、有效地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活动。  

聚焦“儿童” 同题异构  

本次活动首先由华城小学 宋建美 老师和常胜小学 吕国庆 老师“同题会课”,共同执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测量》,两位老师就“儿童化”科学课堂如何体现儿童的“三生”(生活、生动、生长)作了精彩的演绎。  

“儿童化”科学课堂生活化。指教师的教学视角,立足于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了解儿童的学习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都精选了儿童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设计了贴切学生生活的探究活动。 宋 老师精选的生活化材料是一元硬币,她用小硬币做测量的“大文章”,体现了用简单材料做精深科学的思路。她首先出示两根T字形线段,提出问题:两根线段,横线和纵线哪根长,由学生的感觉引入精确地的测量,然后逐步深入,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周长,用量筒测量硬币的体积; 吕 老师则是围绕量筒做实测量的文章,由生活化情境,每天喝多少水引出测量,分别了学习测量液体和用排除法测量固体的体积。整个活动过程扎实有效。  

“儿童化”科学课堂生动化。指科学课堂要能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发展,课标指出,小学阶段以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为主,特别科学学习兴趣,生动、有趣、有意义,是儿童化科学课堂的重要指标。两位老师都创设了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探究活动设计生动有趣,学生探究积极性高。 宋 老师由趣味活动激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感觉不可靠,用工具测量更精确。然后水到渠成引入测量,在探究活动设计方面, 宋 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简单枯燥的就测量而测量,而是在学习测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分别想办法测量硬币的周长和体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吕 老师也设计了儿童化的问题情境,两杯水,你觉得哪杯多一点?激发学生思维,设计了多种比较方法,再引出测量,然后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你的水壶盖能装多少水?引入液体的精确测量,最后逐步深入,利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学生的兴趣激发离不开教学的生动,教学方式的多样。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儿童化”科学课堂促生长。指课堂教学立足于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状态,收获成功的喜悦,对后继学习充满信心,在知识获得、技能训练、方法指导、科学精神的熏陶方面都有效尝试。 宋 老师从单位、起始刻度、量程和分度值四个方面指导学生认识测量工具的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科学规范的使用刻度尺和量筒测量,并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误差,怎样减少误差。同时, 吕 老师对于量筒的使用方法,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更直观、有趣,指导更精细。在液体的测量方法指导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测量方法,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头脑风暴,架构指标  

课堂教学结束后,两位授课老师就教材的理解、设计的意图、教学的得失向其他沙龙组成员作了阐述,其他成员则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结合自己沙龙组课题的研究方向作出了精彩的点评。随后,沙龙组开展了专题沙龙,研讨制定“儿童化”科学课堂评价表讨论稿。  

每个沙龙组成员都提前作了深入地思考和精心的准备,他们就“儿童化”探究活动设计、“儿童化”科学思维品质培养、“儿童化”探究材料优化、“儿童化”评价四个沙龙组课题的子课题构成的构成性要素,和“生活”、“生动”、“生长”三个核心指标构成的“儿童化”科学课堂评价表的每一项构成标准与要求作了深入而细致的沙龙研讨,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各自分享并交流了自己制定的评价表,最后依靠群体的智慧确定了“儿童化”科学课堂评价表(讨论稿)。  

“儿童”的科学犹如一幅画,山水相间,天地分明,有色彩、有层次,有远近,让学生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教师唯有用心用情,才能描绘出如此之美景。让我们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昂扬的激情洒满“儿童化”的科学课堂探索之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来。

(华城实验小学宋建美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1  |  本月访问: 4372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89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