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46次
2013年5月14日 ,金坛市科学课题组与张俊名教师工作室的一行二十多位老师来到了金坛市常胜小学,开展了为时一天的科学教学联谊活动。
上午,老师们认真聆听了由常胜小学杨蓉凤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有趣的食物链》,明珍学校王均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摩擦力的秘密》,河滨小学孙锐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的《感觉》,三节课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风景,各具特色,但有同样的风采,听课老师受益匪浅。
不一样的设计呈现不一样的风景
不一样的设计呈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三节课的设计教师能根据不同的课型,结合课的特点,在课的设计方面,都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自己的创新意识,于是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景,给予每节课不一样的味道,反映了科学的趣味性。
杨蓉凤老师执教的《有趣的食物链》,是知识性、概念性比较强的一课。杨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语言有序,层次分明,能有效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资料与活动相结合,诠释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食物链。
王均老师执教的《摩擦力的秘密》,是探究性比较强的课,精心设计了四个有趣的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孙锐老师执教的《感觉》是知识性与实验验证为一体的课,在谋篇布局上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布局安排语序,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以精准的语言表述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感觉的产生。
不一样的材料彰显不一样的效果
材料能为科学探究保驾护航,在材料的设计与使用上,我们可以看到了任课教师所花的心思和睿智的体现。
杨蓉凤老师在材料的设计和使用上有特色和借签性,由食物链到食物网到食物网的组成到食物网的断裂,材料设计构思巧妙,前后连贯。利用写有生物名称的一张张椭圆形的小卡片,粘贴在黑板上,既能给予学生视觉上的思维型,像一个一个串联起来的链条,又能一物多用,一物多教,连贯使用,如找出很多条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然后拿掉其中一个生物,导致食物网的破裂,又产生的怎样的后果,教学效果明显。
王均老师材料选择有特色,材料准备充足,比较精巧。如滑溜溜的泥鳅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光滑的玻璃球和粗糙的粉笔头体现光滑与粗糙、小车的滚动与滑动体验面积的大小、物体用100ml 、200ml、300ml的水体验物体的重量轻重。
沈锐老师在材料的选择上,利用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了许多图文资料辅助教学,有效的解释了各种感觉产生的原理。选择了具有独特性的图形,让学生体验视觉的骗局,选择了四种不一样味道的液体,让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去体验去品尝液体的味道。
不一样的活动表现不一样的魅力
以探究为主是科学课常见的教学方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发现科学的奥秘。
杨蓉凤老师执教的《有趣的食物链》,虽然是知识性、概念性很强的课,但能让学生有观察、有思考、有动手、有发现。采用了竞赛活动“谁被谁吃了”、寻找并动手画出食物链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复杂的食物关系组成的食物网。
王均老师执教的《摩擦力的秘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的快乐,在动手中发现摩擦力的秘密。本节课开展了“抓泥鳅”、“夹弹子”、“拖小车”、“拉烧杯”四个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究光滑的面积大小、滚动与滑动、固体的重量,从而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构思巧妙,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科学的快乐。
孙锐老师执教的《感觉》,让学生有动有静,先观察再思考再验证,进行设计了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视觉观察图形,然后反思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测量图像的尺寸验证眼睛是否也会出错,特别是设计的“小小品尝师”活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当小小品尝师,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辨别四种液体。
下午,开展了交流研讨会活动,首先由三位任课教师就课的教学目标、课的设计意图、课的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谈谈自己的教学观点,然后分别由李明、罗健、邓云三位老师作为主评人分别对三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大家就科学课中探究材料的设计、使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值得商榷和研究的地方。
最后,由金坛市兼职研训员、课题组长黄海燕老师就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并就下阶段科学方面的工作做了布置,如有关科学实验操作抽测工作,根据年级统计实验装备器材统计工作。活动的第一阶段交流研讨活动告一段落。活动的第二阶段,由金坛研训中心的姚爱祥老师主持,就暑期科学教师培训活动作了讨论与布置。
(金坛常胜小学 杨蓉凤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6 | 本月访问: 4372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89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