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创新探究材料  提高课堂实效----科学课题组第24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51次

 20121226 ,小学科学课题组的兄弟姐妹们相聚在华城实验小学,开展本学期的又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上午第一节课,由李文忠校长执教《模型》,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帷幕。在教学中,李校长首先创设情境“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什么器官出了问题”,引出“模型”的概念,并介绍学生曾经见过的实物模型、图表模型等,让学生说说其作用,体会建立模型的意义。然后,出示一个自制的长方形管道暗箱——上方有两个洞,下方有三个洞。教师演示:让乒乓球分别从上面两个洞滚下,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画出内部的管道连接图。当学生看到乒乓球能从下方不同的洞出来,非常好奇,都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分析,画图,讨论。 在汇报交流中,教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把连接图画对了。紧接着,教师又出示第二个自制的暗箱——在一个直径约 8厘米 ,长约 25厘米 的圆管上有四个孔,孔里都伸出差不多长的线头。教师演示:分别拉每根线,其余的线都能缩回去,同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内部的两根线是怎样连接的。让学生观察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画出连接图,最后让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按图做一做,验证一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手脑并用,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探究材料具有独创性,使用效果非常好;教师的指导科学、准确、精炼;能给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学扎实高效。  

接着,黄海燕老师围绕“学习材料选择和组织”、“材料能激发兴趣 ”、“材料能揭示科学概念 ”、“材料能启迪思考 ”、“材料能引起经历 ”、“材料能调控秩序 ”、“材料能突显层次 ”、“材料能体现生活 ”等多方面作了题为《材料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石》的讲座,为大家在《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组织、使用和效果评估》的课题研究中有了更多的挖掘点。  

下午,大家都能围绕教学中如何选择和使用“探究材料”提高探究实效,对李校长的课和黄海燕的讲座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每位课题组成员对本学期的工作作了自我小结。最后,由组长黄海燕老师对课题组本学期期末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要求和布置。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  |  本月访问: 4372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88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