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0次
逝水如年,再相逢,已近中秋。 9月18日,小学科学课题组的兄弟姐妹们阔别了一个暑假后又相聚在直溪中心小学,迎来了2012学年新学期的第一次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组织使用和效果评估的研究主题。
活动在 罗健 老师的《测量呼吸和心跳》研讨课中拉开帏幕,课初学生近期比较关注的人物——奥运冠军孙杨的闪亮登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目光。接着聚焦其比赛后剧烈呼吸的视频,自然联系到下面要研究的呼吸教学。在教授如何测量呼吸时,将手指置于鼻下的方法效果特别好。接下来通过几个1分钟的测量,让学生分别对比平静时与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变化,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整堂课设计上,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十分充分,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强,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李明老师则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身边的科学”。《常见材料》这课,原教材编排的是研究儿童卧室里的常见物品,教者却从课堂实际出发,先引入研究教师身上的穿戴,再拓展到研究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越感兴趣。研究老师身上的穿戴,似乎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对小学生来说也很意外,平时谁会注意这个问题呢?可这正是身边的科学,这本身就给儿童一种启示:身边就有科学,熟悉的东西也含有科学,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思考。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又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第三节课是刘志香带来的《变色花》。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探秘变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通过分组实验研究出了纸花上的秘密,解释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接着让学生再用一朵白花,花瓣上涂酸性物质,叶子上涂碱性物质,喷洒紫甘蓝汁进行验证。最后增加了再变环节,抛出对学生很有挑战性问题:怎样使“红花绿叶”变成“绿花红叶”?以纸花贯穿全课,这样的设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也比较出色,特别是实验前出示的提示,简明扼要,对学生实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次研讨交流活动,由组长 黄海燕 老师主持三节课的点评。围绕课堂教学中如何紧紧抓住“科学探究材料”,大家各抒己见,收获颇丰。同时就这三堂课的实验改进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思考。例如:加入紫甘蓝自来水到底变色了没有?课堂的节奏该如何把握?科学性强的课怎样上才行?…… 李文忠 老师结合课堂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三点思索:1、材料价值的最大化2、材料的精致化3、材料的典型性。这些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最后, 黄海燕 老师就下个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虽然只有一天的活动,但是却给每位教师,尤其是为新教师们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这批新生力量的加入,也必定为我们金坛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研训中心姚老师对课题组的后续工作作了布置说明,对区域科学教育的研究工作做了说明,对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发展充满着信心和期待。
活动已经圆满落幕,但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我们的实践也还在进行。期待,下次华城小学再见!
直溪中心小学 崔起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 | 本月访问: 4372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88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