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辞旧迎新 龙腾四海——小学科学课题组建昌小学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32次

在新年伊始的日子里,一切都觉着那么新鲜。所谓新年新气象。 2012223日 ,我市科学课题组成员来到建昌小学举行本学期第一次课题组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是科学课堂探究材料的组织、实施和使用效果。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理解入手,都对材料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重组,成就了三节精彩的科学课堂。   

一、立足课堂、脚踏实地:  

首先是由直溪小学 崔起 老师执教的《消失了的恐龙》。崔老师通过牙齿化石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将自己辛苦准备的动物骨骼材料带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家在考古过程中的发现、发掘、复原、修整的过程。并做出了如下谈话:1.通过模拟科学家在挖掘与复原化石的过程让学生感受。2.为什么要还原化石?原因、意义。3.化石有什么作用?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的真实,有效。  

第二节课是由涑渎小学 周文杰老师执教的《能源》。周老师首先通过风车如何转动?为什么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无法照明?作为引子,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文做下了铺垫。围绕课堂的中心思想“能源的枯竭与合理的利用”。重点突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之间的优缺点。由点及面,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节课的深意,加深其对资源保护的意识。  

第三节课是由华城实验小学 曹亚军老师执教的《力在哪里》。周老师通过三大环节,各环节通过游戏衔接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玩。其中不乏亮点,课堂尾声中的弹象棋的游戏活动更是显示了曹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曹老师着重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的重要性,不仅通过课堂;更着重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发现,而去真正的理解:力是事实存在的,看不见却能通过实验来发现的一种物质。  

二、针对研究、有的放矢:  

下午,与会人员开展了研讨交流活动。会上,成员们踊跃发言,针对三节课分别做出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如下观点:“1.将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与目标不符的问题转化为突破点。2.科学课堂的内容重点在哪里?3.如何将导入的目标更加明确。4.科学课的概念与设计很重要,但科学课的体验与引领更加的重要。”同时三位上课老师也通过各成员的点评做出了深入反思,交流中大家进一步的明确了课题组下一阶段的侧重点与研究问题。讨论过程激烈融洽,各成员老师针对课务积极发言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再接再厉、做好做实  

最后,组长黄海燕针对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作出了如下批示:1.各小学实验室自主制作材料的准备与统计。2.自主制作材料的制作方法,按教材进行编写并交流。3.实验室再册材料未落实的统计。4.各成员课题网站信息的完善。  

同时科学教研员姚爱祥老师还指出要让各成员做好事、做实事。避免心浮气躁,将做事二字真正埋到心里。并提出了如下几点要求:1.科学老师要学会针对教材的改造与改进。2.教师在上课前要针对教材自己对知识点和概念要通透。3.扎实做好每件事,避免课堂实验的重复性。  

最后,每位课题组成员还分别针对以上要求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各成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些方式方法。相信只要我们的热情不减,以后的工作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实,让我市的科学教育更上一层楼。  

(建昌小学 李赟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1  |  本月访问: 4372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89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