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50次
10月20日 下午,金坛市小学品德课程“效率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朝阳小学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城西小学曹文华老师和直溪小学范忠宪老师执教,市“大德育”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全市40余位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大德育”课题研究组组长贺国财主持。
曹文华 老师执教的是《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中的“千年不衰的汉字”。 曹 老师从有趣的汉字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产生,汉字演变发展的规律,感受汉字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学生在领略汉字悠久文化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汉字精神”的滋养。教学中 曹 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体建构。如,让学生推测一下祖先究竟是怎样结绳记事?找一找汉字演变的规律,说说为什么必须这样演变。让班上爱好书法的同学说说为什么爱好书法等。整节课设计注重学生的生活,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其次 曹 老师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曹 老师借助于教材,从生活中收集了较多的课程资源。如,课中展示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改改广告用语不恰当使用的汉字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使教学设计更加丰满和深厚,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勃勃生机。
范 老师执教的是《让我们来寻根》。 范 老师首先能够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文本所涉及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也比较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通过相关视频、图片,将跨越千年的时空浓缩到期课堂教学中来,丰厚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 范 老师注重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劳动的作用,使教学的落脚点归于学生生活,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的互动中建构起对历史的认识,使“知”的传授与“情”的提升融合。最后, 范 老师能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通过根在哪里?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中华文明对我们的滋润,明白民族之根融于自己的血液和生命中,从而产生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结束后,全体教师结合本次教学观摩,围绕“效率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活动中庄素芳校长强调了品德教学要回归学生生活。庄校长结合教材的建构体系,阐述了课程回归生活对学生生活,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研讨中大家认识到品德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自身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的一面说,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吃准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起点,另一方面,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教学活动对学生应具有挑战性,应有利于学科间的通融,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复杂思维,促进学生高水平的认知。
(活动报道:范忠宪)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2 | 本月访问: 4374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90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