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小学综合类课程(综合实践、科学、大德育)9月份课题研究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34次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记大德育课题组第九次活动  

九月是金色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迎来了大德育课题组的第九次活动。 922 ,课题组一行早早就相聚在金城镇中心小学的多功能教室,准备开始为期一天的课题研究活动。    

上午,大家认真聆听了三节精彩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首先是由金城中心小学的房晓霞老师执教的《我不胆小》。房老师由轻松的谈话导入课题,接着让小朋友看图走进胆小国,听童话《咕咚的故事》,交流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胆小害怕的事,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怎样才能不胆小害怕呢?房老师循循善诱,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遇事要勇敢,但不能蛮干,最后让每个孩子尝试做一张信心卡,鼓励自己变得勇敢。    

第二节课是课题组成员 范忠宪 老师带来的《让我们来寻根》。 范 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他先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寻找人类之根,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再带学生走进人类历史博物馆,寻找我们的民族之根,了解炎黄二帝的杰出贡献,接着观看连战和钱学森寻根的视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节课是课题组成员 孙林霞 老师带来的《害人的邪教》。 孙 老师由悠扬婉转的佛教音乐导入,告诉学生有宗教信仰是好的,可是有人打着宗教的幌子组织邪教,害苦善良的民众。接着,让学生观看图片,老师用深沉的声音解说《自焚的刘思影》,让学生讨论交流是谁害了她?课堂中,老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了解法轮功这一害人的邪教,以及其他邪教组织使人上当受骗的手段,认识到邪教的危害,产生要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的正确认识。    

下午,短暂的休息之后,课题组成员又聚集在金城镇中心小学的小会议室,开始理论学习和评课活动。    

理论学习由课题组 李娟 老师主持,带大家学习了文章《实施有机整合,追求有效德育》,其中课题的操作样式给我们课题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评课时,大家就这三节课结合我们的课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评 房晓霞 老师的《我不胆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了筛选,整合,重组,开发了大量课程资源,真正实现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多媒体课件设置童话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情境创设很重要,一节课下来,孩子真的能做到不胆小了吗?可以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准备一个黑箱子让学生去摸一摸,或者让学生上台唱歌,表演个节目,通过体验,让学生真正克服害怕的心理。    

评 范忠宪 老师的《让我们来寻根》:    

  老师的课设计很有深度,上课充满激情,对教材深度挖掘,课末的朗诵《我们的根在那里》激起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课堂是一条通向彼岸的路,观看视频的目的要明确,要让孩子有任务意识。《连战祭祖》的视频很好,但要先让孩子了解连战是谁?拓展台湾同胞思亲,寻根,盼统一的思想,可以和于佑任的小诗《望大陆》很好的结合起来。    

钱学森的事例,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根的强大才有叶的茂盛,让学生明白造原子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民族。    

评 孙林霞 老师的《害人的邪教》:    

  老师用多种形式如图片、音乐、视频文字等形式向大家呈现了法轮功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邪教有了多方面的了解,知道了该怎样抵制邪教。    

本节课的重难点还值得我们大家好好思考。抵制邪教,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本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以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磨难。之所以有人会相信邪教,就是因为他无法解决生活中的这些苦难,将精神寄托于这些邪教教主所谓的神说。    

庄素芳校长还就这三节课,提出了两点认识:1、品德课要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活动,用实践来丰富孩子的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2、品德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指导孩子的生活能力。    

品德是从孩子的生活中来,最终它还是要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指导孩子的行为。品德课题的研究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并肩努力。    

(常胜小学颜晓芸 供稿)

923日,市小学科学课题组及东片研训活动在涑渎小学举行。来自全市20多位专、兼职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上午薛埠小学的顾桂凤老师,登冠小学的王均老师,朱林的罗建老师分别上了研究课。科技是发展的、信息是爆炸的,三位老师在多媒体辅助的条件下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下午进行评课,三位老师先进行自评顾桂凤老师的《温度与温度计》从3杯水导入(冷水、温水、热水),让学生亲身体验冷热,巧妙设疑引入本课教学重点温度计。    

王均老师的《空气中有什么》可以用震撼一词来形容,首先王老师以一段文字出示让学生阅读,学生从中获得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然后验证文字中的信息设计了几个实验,如燃烧的香、点燃的火柴等让学生在一次次震撼中获得知识其间,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积极的思考、精彩的发言,无一不让听课教师们感受到王均老师的魅力所在。    

罗建老师的《昼夜交替》可以说是大胆创新,大胆假设多种情况下形成昼夜的条件,充分自主让学生实验探究,验证多种条件下最有科学依据的条件,可谓让课堂回归于学生。    

所有课题组老师围绕三节课作出了点评,他们肯定了三节课的同时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并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华城小学钱芸老师针对昼夜交替这课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效运用学生资源、教学环节高效、科学概念、教学知识呈现的顺序,语言的有效性。    

课题组长黄海燕老师对学期课题计划提出了要求,并对课题的有关工作进行了布置。最后教研室姚爱祥 老师对3位老师的课分别作出了精才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在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要简练,课堂的活动要有主次,一节课的活动最多两个多媒体的使用,关键在用的在关键之处,突破重点难点之处要突出重难点。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明确的指向,想这节课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金坛综合实践课题组第十一次活动侧记  2011921 ,金坛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课题组成员一行18余人,在明珍实验学校开展了课题组第十一次活动,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    

课题组由后阳小学张文华、明珍实验学校耿飞、马娟分别执教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与德育教育整合”为内容的三节课。课后课题组又对三位老师执教的课例作了细致的点评,还对课题组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    

耿飞老师执教《我们的时间谁做主?》,注重德育和实践活动的整合。在这节调查问卷的方法指导课上,老师从学生的实际调查出发,根据学生调查获得的真实的数据,根据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以及下一步实践活动的需要——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活动。课堂上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提倡实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实践活动的需求,注重方法由学生自己习得的理念。    

马娟老师,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打造特色班级的理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制作为载体,执教《九月的康乃馨》。她在的课堂上,先是细致的指导学生制作康乃馨,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在制作完成后,共同交流体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做,真实的体验,这样的实践课堂获得听课老师一致认可。    

张文华老师的实践,颠覆了以往我们对实践课一些传统的做法。他始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他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兴奋的,激动地,甚至是忘情的;有欢笑,有讨论,有争辩,还有眼泪。他大胆的尝试,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让我们感叹,原来综合实践课还可以这样。    

下午,课题组的老师们又对三位老师执教的三节课逐一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既肯定了优点,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使实践研究理念更清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做,是调查,是研究,更应该是情感的释放,态度的变迁,还有价值理念的变化。    

(作者:耿飞)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46  |  本月访问: 4376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393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