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科学中心课题组薛埠中心小学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58次

 2011317 ,金坛市小学科学中心课题组来到薛埠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天的课题组活动。课题组围绕着研究主题《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组织、使用和效果评估的研究》开展,活动的形式主要以听课、评课、理论学习和科研探究等。  

上午,课题组成员涑渎小学的周文杰老师、直溪小学的李赟老师和华城小学的曹亚军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研究的新课例。  

第一节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是由周文杰老师执教的,周老师是电教老师出生,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所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生活中不能常见的一些生物和现象,例如:关于“沙漠之舟”的骆驼视频、食蝇草吃掉苍蝇的视频、长有保护色的鸟儿图片、和花长成一样的螳螂图片以及装死的蛇的图片等等。这些多媒体材料能够很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动植物所具有的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周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分组实验:甩动手中印有斑马花纹的纸张,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斑马能够躲开猎豹和狮子的追捕,是因为它们具有让敌人眼花的保护色。周老师的课中,科学探究材料为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学生兴趣盎然,对于高年级的科学课,这样的他探究材料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啊。  

第二节课《认识液体》,李赟老师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各种不同的液体(油、牛奶、白醋、水)、导流板、滴管、天平、树叶等等,材料的展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课中,李老师以观察、讨论、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等形式开展,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在观察中思考,在实验中比较,在讨论中总结,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了对液体性质的认识,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课《物体改变形状以后》是由曹亚军老师执教的。曹老师以让学生画一个握力器的原状,用力时的形状和去力后的形状进行导入,然后以图表的形式,让学生尝试用力作用于实验盒中所准备的各种物品,然后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物品用力前后和用力时的形状,通过图表,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物体受力前后的形状改变,得出了物体具有弹性的概念及物体具有弹力。随之,曹老师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弹簧的拉长与什么有关。整个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考,教师顺机由扶到放,学生很好的完成了探究实验。曹老师的这节课密度大,活动多,但概念却非常清晰,通过归纳一个概念,引出另一个概念,由于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得整个课堂情趣盎然。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课。  

下午,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研讨交流活动。首先,大家针对上午的课进行研讨,课题组成员各诉己见,分别谈了自己对这三节课的看法,如: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富有艺术性,可以使用儿童化语言;对比实验时,注意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对比实验的公平性;教师在开设研究课前,可将自己的教案设计与构思通过QQ群进行交流,集众人智慧,补个人所短;科学课堂,要让学生说得更多,说是思维,做是思考;教学的给予,模式的改变,小学科学课堂要改变你我他的模式,作为小学教师需要思考,课堂给你的时间是多少,给孩子们的时间又是多少;小学科学课要做到密度大,活动多,情趣盎然,需要教师的底气,需要学生的配合,不要追求全、大、美,一堂课40分钟里,两到三个活动就可以等等。  

评课后,黄海燕老师就下个阶段的课题申报内容及网站建设进行的说明,并布置相关文稿的及时撰写及各项比赛和外出学习事宜。课题活动在下午四点结束,在这一天的活动中,大家深感肩上任务的艰巨和课题组的强大凝聚力,相信自己的工作会越来越好。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604  |  本月访问: 4432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48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