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大德育课题组第五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60次

 128 ,市“大德育”教学研究中心组暨课题组成员第五次活动在白塔小学举行。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大德育背景下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开展了课堂教学研讨和理论学习活动。白塔小学曹国庆、张琴娥老师、水北小学吴欣老师分别执教了《珍珠鸟》《诚实与信任》《伸出我们的手》。  

“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三位老师依据德育课程生活化、综合化、生本性和开放性的主要特点,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曹 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借助文本的阅读和生活的感悟,理解“信赖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一切”的丰富内涵。 吴 老师执教《诚实与信任》一课时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深度阅读,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对儿童的尊重,尊重他们的体验、尊重他们的理解。教师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建立多组矛盾,引发学生理性的思辨,让学生明白了凡事设身处地地位别人着想,待人必须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教育即生活”。 张 老师以“伸出你的手”为主题,创设多种游戏情境,让学生多次与“生活”接触,激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顾、对话、碰撞和共鸣,让学生去反思、议论、交流和争辩,道德认识在活动中不断融合。  

在热烈的课堂讨论之后, 谢小静 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南京 师范大学 教授、《品德》课程编写者 鲁洁 老师的文章《最具有魅力的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鲁洁 教授指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显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625  |  本月访问: 4434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50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