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63次
2010年6月9日 ,大德育背景下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第三次活动在金城镇中心小学举行。虽然这天风狂雨也狂,但是课题组成员风雨兼程,精神饱满,感受着夏天特有的张力,汲取着研究带来的收获,心中反而有一种“风含情”、“雨含笑”的别样情愫在滋生!
山花红紫树高低——有效研究一:课例展示
上午,三节课例在金城镇中心小学的阶梯教室紧张而热烈地演绎着。第一节课是 孙林霞 老师执教的大德育背景下与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课例--《云雀的心愿》。 孙 老师采用了以读促悟,注重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这篇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童话故事。紧紧把握中心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层层深入,把握重点词“漫天飞舞”“乱砍滥伐”“贫瘠”等的理解想象,结合一些相关的音像视频资料,通过体验感悟、视觉冲突,情境说话,帮助学生深切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环保教育就这样春风化雨了无痕。
第二节课 季小香 老师执教品德与生活《我与小动物》,浅笑轻盈中,巧妙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媒介熠熠生辉,整堂课营造了趣味盎然的动物王国之旅,学生乐在其中。
第三节课 孙国琴 老师指导的品德与社会《媒体连着我和你》,通过轻松有趣的猜谜、精彩的辩论赛、生活情境研讨,对热点话题的讨论以及资料的链接等环环相扣的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升,有效地达到了三维目标。
图为金城镇中心小学 孙林霞 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课《云雀的心愿》
图为薛埠中心小学季小香老师执教二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我与小动物》
图为金城镇中心小学孙国琴老师执教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媒体连着我和你》
图为大德育课题组成员认真听课的情景
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效研究二:理论学习
吃过午饭,我们稍作休息,转战到小会议室,继续下午的征程。 范 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一道营养充裕的精神大餐——《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范 老师从(一)真实的道德生活: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生活”涵义;(二)真确的道德事件: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外在体现;(三)真正的道德冲突: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运用;(四)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目标指向四个维度来阐述了德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运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次理论学习紧紧贴合我们的课题研究,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荡涤着我们的思想,拨云见日中,我们的观念也在拔节向上——我们的研究,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所幸——我们已在路上!
理论学习进行时——图为直溪中心小学的 范忠宪 老师组织大家学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有效研究三:评课互动
接下来的评课更是热闹纷呈,听课者站在理论高度,顺着教师视角,贴着学生脉搏,关注课堂风云,为三节课“望闻问切’,精彩连连。有颔首的真心赞许、有灵动的巧妙建议、有真诚的友好商榷……
特别让人难忘的是庄素芳校长在评课的时候,站得高,看得远,直言不讳,更体现了评课的高效及对课堂的尊重。三节课她从找准学生情感的迸发点、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的生长点、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点等方面犀利缜密地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盘托出。感受着这位年轻女校长坦率真诚的人格魅力的同时,更深深地为其见解的深刻,观念的高瞻,独运的匠心所折服。也在迫不及待地遐想着:如果这课让她来演绎,会让人惊叹成怎样的境界呢?
你一言我一语的精彩点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趣,含英咀华,让我们三位执教老师有了跳出自我局限的清醒认识,更有一种站在别人肩膀上摘果子的喜悦之情。同时对如何有效评课也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向往期盼!


评课也精彩---图为汤庄中心小学庄素芳校长激情为三节课“捉虫”之瞬间
山不过来我过去——有效研究四:寄语提升
在活动的最后,研训中心的 姚爱祥 老师站在一个专家及学者的高度,富含深情地向我们课题组老师提出了两点希望---
1.努力建构一个儿童真实的生活场景。
2.在真实的场景中形成道德冲突与认识。
此外,姚老师以他的成长体会作例,让我们顿悟到切忌教育德行的“虚满”,领悟到德育应是提升人之宗教精神的课程。
也许我们大家都知道康德说过的这段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诚如康德所说,道德是令人敬畏的,是它使人成为人。但同时我又认为,它如同我们头顶上的星空那样,也是迷人的。
我们有理由坚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该是有希望的课程,只要我们认真而有效地研究学习,德育应有的魅力会得到释放,它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做一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享有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最善良的情感!山不过来我过去,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门最有魅力的课程建设好!
(见下图)

总结亦温情——图为研训中心 姚爱祥 老师在为课题组成员把脉拓航中
供稿: 金城镇中心小学 孙林霞
2010年6月9日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591 | 本月访问: 4430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47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