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小学科学课题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42次

原定于20091030日在岸头实验学校举行的科学课题活动,因避让校运动会提前至1028日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前课题组成员间利用网络平台等进行了充分地沟通,三位上课的科学教师在上课前两周内接到上课通知,精心准备各自的研究课题,并及早了解该校学生的学习与分组情况,学校器材配备等情况,在充分掌握信息后,课前就做到心中有数。  

本次活动对科学课题研究的提升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活动中所提的各种新的举措使得今后的研究将会更有成效。活动分为两个议程展开:一、课题组成员上课与听课;二、成员间评课交流与讨论。  

一、成员的上课与听课  

1、罗健老师的《感觉》  

第一节课是罗健老师的《感觉》。这节课准备充分,合理选取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加入了教师自己的思考。课堂以从黑暗的小袋子里摸物体开始,全面吸引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在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等众多内容中,教师准确把握住重点与难点:在视觉易出错的问题上,首先让学生看视觉易错图快速得出一个错误结论,再让学生自己推平行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来说明多种感官参与的重要性;在味觉与嗅觉有通感上让全体学生分两次品尝白糖水、盐水、苦丁茶、白醋,通过捏与不捏鼻子这一不同的对比,让学生自我感知两种情况下感觉的不同,达到亲自体验,不空洞说教的良好效果。  

整个课堂活动设计的层次性与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是一节利于全体科学教师学习与掌握的、可全面推行的好课。  

2、王钧老师的《解释》  

第二节刘是王钧老师的《解释》。这节课在把握住目标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改选:原先难以处理的内容变成了学生易于接受,教师易于把握的内容,对科学教师今后上课给出了很好地提示。  

课堂由学生熟知与喜爱的柯南图开始导入,引导得出正确结论的要求是“敏锐的观察力”与“合理的推测”,而这也是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的根本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第一次改选的内容是用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的对比图代替原教材上学生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足迹图,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强调看到的现象与解释的不同;第二次改选的内容是通过看、闻、用镊子按、用水泡等多种方法充分地观察一块黄色的不规则物体,最终学生自己判断得出这是一块肥皂。接着学生自己用这块肥皂清洗红领巾上的不干净的地方,试着让学生作出为什么肥皂能够清洗脏物的解释。最后教师在肯定学生解释较为合理后,给出科学家们的解释,让学生对比两者间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确解释总是在掌握的信息更充分后趋于更合理。  

3、刘华波老师的《光的行进》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刘华波老师的《光的行进》。对于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常识,刘老师没有简单地将这一结论说给学生听,也没有直接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这一现象。而是在课前疏导学生的前认知: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这些发光的物体可怎样进行分类?由于这些问题难度适当,学生们都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筋,一下子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在较全面罗列出各种光源后,连自然光与人造光,冷光与热光等大多数学生本不知道的知识也在交流中由少部分学生带出,而后全体同学生得以了解。  

由于学校配备的器材不适合学生进行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产生的误差较大,所以刘老师自制教材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行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组成员间的评课与交流  

下午课题组成员未做停顿就开始进行了评课与交流活动,会上各种思想碰撞,各成员收获颇多。  

在交流讨论中,对于现阶段各课题组成员取得的进步进行小结,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展开讨论,得出以下的经验,将在今后的科学课题中尝试改进:  

一、科学课的提升,科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科学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前对科学的概念要明确,这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达到。  

2、语言要精当  

如何将语言表达做到精练,要科学教师必修的课程。  

3、合理区分指导与灌输  

其中过度的直接告诉则为灌输,而必要的说明则为指导。  

4、板书要工整有条理  

一手好的板书将为教学锦上添花。  

5、合理调配好科学探究活动  

无论是用书本上原有的探究活动还是自己选择新的探究活动,都要服务于教学,而不是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  

6、发挥各自的特长,提升专业水平  

在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思辨性,如何做到将自身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各位科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7、课后要反思  

人往往在反思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各位教师在活动后应找时间对活动过程中的点滴进行回顾,写下自己活动后的心得,以利于自己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的开展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课前的沟通要到位  

由于科学课题研究大多以在外校借班上课的形式展开,所以在定下时间、上课的地点后,各位上课的教师要与承接活动的教师进行及时、充分且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将学生人数,学校配置的器材,活动能提供的教室等多种可能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情况摸清。  

2、保证承接活动的科学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提供后勤保障  

原先每次活动,所承接活动的教师都会上一节本校的科学展示课。但现在看来,为确保其他的教师在活动中器材等有保障,今后的活动将考虑承接活动学校的教师只负责保障,不再上公开展示课。  

 

供稿人:岸头实验学校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591  |  本月访问: 4430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447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